中组部“治超”也是蛮拼的!
近日,中组部通报了专项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进展:“全国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目前,全国超职数配备的4万余名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中,已消化15800多名,完成近40%”。这意味着,还有约60%的超职数干部待“消化”。(新华网2015年1月6日)
4万对1.58万,40%”对60%,咋一看上去,这样的对比数据似乎并未达到大家的满意,但仔细想想,却也算是不小的“大捷”了。因为要落实超职数配备干部整治工作,核心就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解决已经佩戴上的“官帽”问题。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从一年攻坚战战果只有40%的情况来看,可见这块硬骨头难啃的系数有多高。
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屡禁不止,有各种不同层面的原因。比如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岗位需要与人力不足的问题;监管机制不到位,编制核定与实际需求相矛盾的问题;领导干部退出机制不完善,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机构改革只做“加法”, 解决级别“土办法”的问题,等等。当然,也包括潜藏腐败现象,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无视国家规定的问题等。
也正是由于存在有种种复杂的原因,因而2007年和2009年两次开展的专项清理行动,效果并不见佳。而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的屡禁不止,则使党政机关人多事少、官多兵少的现象愈来愈为突出,不仅降低了行政效率,增加了财政负担,也衍生出了诸多官僚主义作风和权力腐败等方面的问题,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偷偷冒出头来的官帽看似光鲜却违背初衷,既不利于干部队伍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很显然,渐进式的革新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现状,壮士断腕般的决心与大刀阔斧的力度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最佳选择。因而在去年1月,中组部就下发了《关于严禁超职数配备干部的通知》,明确了整治消化超职配备的“时间表”:超配的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在2年内(2016年9月底前)完成整改任务。虽然目前只消化超职配备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5800多名,只完成了总任务量的40%”,但却中组部严字当头、敢于较真碰硬的态度,已明显遏制了超职数配备干部现象的势头,也必然能够如期完成整改消化任务。
让按职数配备干部、按规矩办事成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常态。这既是中央要求,也是中组部开展此次专项整治的根本目标。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治理、消化超职数配备干部仅仅只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组部“蛮拼”精神的影响下,在中组部严查严治的“会战”中,选人用人机制将会愈来愈趋完善,干部队伍肌体愈来愈为健康,政府服务效率愈来愈加高效。
(李吉明2015年1月8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