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低技术企业没有低技术行业


 

 

近年来,在我国存在一种热烈追捧“新经济”的现象,有些人认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已经毫无希望,应该把资源集中于“新经济”。在他们看来,所谓的“新经济”的核心,就在于诸如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在内的“高科技”领域。这一认识已经严重的扭曲了人们对竞争的看法,产生了一个错误的观念,即只有少量产业、少量的企业能够以高级的方式进行竞争。

但事实却是,正如新竞争经济学派所指出的,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只有低技术的企业,却从没有低技术的行业。任何一家企业如果能够使用世界级的技术和经验,去提高其生产率、去创新,去提供独一无二的产品和服务的话。那么,这家企业就可以在任何行业——鞋类、农业或者半导体行业;任何价值链段——开发、营销、加工——都具备竞争优势。鞋类的耐克与宝元,信息技术的苹果与鸿海精密,农业产业的孟山都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些成功者的经验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价值链段,都可以运用先进的技术;所有的行业,都可以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去过澳门和拉斯维加斯(Las Vegas)的人,都可以感受的到,在那里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行当:博彩业是如何被那些精明的商人,用最新的管理制度和技术工具把他们彻头彻尾的予以改造了的。

用最新的管理制度和技术工具把他们彻头彻尾的予以改造了的,不仅仅只有博彩业,还有棉纺织业。我们知道棉纺织业是个典型的“传统产业”,不仅现在的我们是如此看,早在300年前,人们也是这样定义的。但就是这个“传统产业”,却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在16世纪,一些英国企业家系统地降低了其生产成本,因此使得他们能够降低产品的价格。更低的售价激发了需求,最早的需求往往都会表现在衣、食、住、行上,当时的欧洲也不例外。在“衣”领域,雪片一样的订单让一些精明的企业家意识到,仅仅依靠传统手工作业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他们需要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生产效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机械师凯伊于1733年发明了飞梭,这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令其上游的棉纱顿时供不应求。棉纱行业也意识到,要想满足织布行业的需求,就必须提高生产效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织工哈格里夫斯于1765年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它又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

为了不至于在竞争中被淘汰,企业家们为提高生产效率,可谓你追我赶,想出了各种办法。在这种竞争格局中,骡机、水利织布机等机器也应运而生。随着机器生产的增多,原有的动力如畜力、水力和风力等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在英国伯明翰,瓦特于1785年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它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也就是说凯伊的飞梭之发明,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随着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资产阶级工厂诞生了。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也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更重要的是,工厂制度不仅促使棉纺织业走向了现代化,它还促使了很多其他“传统产业”走向了现代化。譬如,于钢铁行业,由于更大的熔炉的出现,从而使得生产大规模的中间产品,如锭、薄片、棒和电线等变得更加容易。工厂扩大了产品范围:铜制的金属制品、工厂中利用水轮制造的纸张、陶器制造、糖的提炼、玻璃、肥皂和盐厂的建立…..工厂制度使英国的经济生活全面的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为此,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在其传世名著《经济周期》一书里,不得不感慨道:正是由于棉纺织业这一传统产业引入了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厂制度,从而提高了它的生产效率。“从家庭纺织转向布匹的机械化制造是如此复杂,以至于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也正是这场“传统的棉纺织产业 最新技术和工厂制度的引入”这种新组合所引发的革命,它不仅为企业家带了巨额财富,更提高了全体人民的社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