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50岁以上国企高管更想鱼与熊掌兼得?


       829日,中央政府局审议通过《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但是,按照媒体的报道,方案制定组在进行前期调研时发现,50岁以上的国企高管超过99%不愿意用离开“体制”换取高薪。

也就是说,这些从年龄来看,已经享受了不知多少年“鱼与熊掌”兼得好处的高管们,面对薪酬改革,似乎很难接受并感到了种种压力了。因为,对他们来说,上岸,意味着经济利益将遭受很大损失。不上岸,行政级别带来的很多快感将消失,官商一体的身份也将被彻底打破。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可能很难再象现在这样自由地穿梭于官场与市场之间,既享受企业高管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又享受行政级别带来的巨大政治利益,既可以以企业家、优秀企业家、知名企业家的身份出现在种种场合,又可以以官员的身份出现在种种会议上,享受比一般企业更高的政治待遇、社会地位。

但是,既然是改革,就不可能允许这种政企不分、官商不分的现象再继续,就不允许国企高管再享受鱼与熊掌兼得的福利,就不允许再以这样的身份、这样的地位影响和破坏市场秩序,损害其他市场主体的利益。否则,企业就永远不可能真正走向市场,企业和政府的关系也就永远得不到理顺。

现在的关键是,面对高达99%不愿以高薪放弃行政级别,想继续走体制摇摆人的现象,决策层能否真正做到令行禁止、不留死角呢?会不会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留下空白或漏洞呢?如在文件中用“原则”替代“禁止”,在实际操作中用“需要”替代“严禁”,从而给少数人留下钻空子的平台呢?要知道,此前的改革,已经无数次地出现过类似问题,也无数次地让舆论和公众感到失望。

殊不知,真正有能耐的国企高管,并不在乎有没有行政级别,甚至在他们看来,行政级别是制约他们展示自己能力、影响自己放开手脚大干的最主要因素。不然,就不大可能出现很多国企高管跳槽的现象。凡是想做体制摇摆人的,绝大多数都是不太自信的,对自己的能力不太信任的。因为,一旦企业与行政级别完全脱钩,也就意味着企业将完全步入市场化轨道,要全面接受其他市场主体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长期依靠政策垄断、资源垄断、市场垄断等运行的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如果没有一点真本事,是无法适应这样的变化的。高管们在行政级别与高薪问题上犹豫,也就很好理解了。

需要把握好的是,这些想继续做体制摇摆人的企业高管,很有可能成为改革的最大阻力,并在改革过程中设置种种各样的障碍。这就要求,有关方面在具体的实施方案时,一方面,要不受阻力的影响,坚持将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将鱼与熊掌兼得的国企高管管理体制、薪酬体制彻底打破,全面步入市场化轨道;另一方面,要大力发挥愿意接受市场挑战高管的作用,将他们先“推”向市场,并充分利用市场的激励机制,将他们的作用发挥好,从而对其他“官商”产生冲击。而对实在没有底气留在市场的高管们,则在安排他们的工作岗位时,也要做到量才而用,切不可过度“迁就”,更不能盲目“高配”。想一想,在企业干了多少年,都没有底气留在企业,到了一个新的岗位,还能干好吗?

当然,50岁以上的国企高管比一般高管更在乎行政级别,更难在行政级别与高薪之间作出选择,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些高管们的行政级别都较高,都是依靠时间和岁月逐步积累起来的,放弃后会面临不小的社会压力。而如果不放弃,高薪的诱惑又很大。不过,也不要太担心,这些高管在接受调查时作出这样的表态,也并不一定都是表里如一、心口一致。更多情况下,也有可能是一种利益博弈,是想以这样的方式给决策层施加压力。一旦正式方案出台,也许他们的选择就会发生发生很大的变化。

总之,不管他们说的是真心话还是违心话,也不管他们最终会进行怎样的选择,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让行政级别与国企高管分开来,让国企高管不再成为体制摇摆人,无论对国有企业改革还是对选拔真正将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都是有利于理顺政企、政商关系的,都是有利于市场秩序的完善的。苦有的国企高管实在不愿放弃行政级别,那就放弃高薪吧?鱼与熊掌兼得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也决不能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