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闹独立的对中国人启示


 苏格兰闹独立的对中国人启示

918日,苏格兰开始举行公投,全地区16岁以上近400万公民将投票决定苏格兰未来是继续留在英国,还是独立成一个国家。而在苏格兰独立公投前三天的915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曾亲自来到苏格兰东北部城市阿伯丁,向苏格兰民众作最后的挽留。在当地的演讲中,卡梅伦情绪激动,几近哽咽。他动情呼吁苏格兰人不要和英国“离婚”,呼吁苏格兰人拯救“英国”。

苏格兰是去是留,结果难料,而媒体更加关心的似乎不是公投的结果如何,而是苏格兰为什么要闹独立。亦是因为如斯,网易用较大的篇幅解析了苏格兰“闹独”的原因。从这些原因分析中,我们既看出了内在创伤,亦看到了人世的悲凉。既然英国首相卡梅伦呼吁苏格兰人不要“离婚”,可见其是将苏格兰与英国看作了婚姻关系,但设若从获取启示的角度来看,笔者似乎更愿意将其看作一个家族,以便于厘清其间的是是非非。

网易解析了苏格兰“闹独”原因共有五个大项,既有利益纷争,亦有历史遗留,既有个性的彰显,亦有管理的不足。笔者以最小的角度将其逐条列出,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从中获取最多的反思。

1、经济利益:英国媒体指出,说到底,苏格兰独立运动的焦点话题还是经济利益。20世纪60年代后期,北海油田被发现,苏格兰民族党始终声称北海油气田归苏格兰所有。但在实际上,伦敦中央政府仍牢牢控制着油田股份。苏格兰方面之前已多次抱怨北海油气田上缴的巨额税款直接归属英国政府,未曾惠及苏格兰。启示:家庭的富裕归根到底是要达到每一个人都很富裕,特别是对于那些曾经做出过巨大贡献而又生发出抱怨的人,要善于让其获得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平衡,以避免出现利益上的纷争。

2、昔日大英帝国的衰落:18世纪后,在工业革命推动下,大英帝国进入了全盛时期,苏格兰人跟在英格兰人后面享受着“日不落”帝国的荣耀。但进入20世纪后,英帝国开始走下坡路,而现代的苏格兰民族独立运动也正始于20世纪初。苏格兰人对于本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感也日趋增强。启示:正所谓“家大业大、要啥有啥,中道败落、横祸到家。”当一个家庭不善经营而使殷盛家资走向萧条和败落时,家庭成员就失去了曾经拥有的优越感和荣誉感,矛盾就会纷沓而至,有能力的人便会走出家庭个体创业,继而导致这个家庭四分五裂。所以,维护一个家庭的和平稳定,就要学会走持续发展之路。

 3、自认为从没被英国“征服”:英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北爱尔兰组成,其中威尔士当年是被英格兰武力征服后并入王国的。而对于苏格兰,英格兰人即便进行了多年的征讨,也没能让高地人俯首称臣。启示:一个家庭的组成,有时候未必都是血缘亲生,这便要求一家之长从一开始就要树立自己的权威,让所有所有家庭成员都具有认同感,并且心服口服。否则,一个人的内心积怨便会毁掉整个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4、争取自治的斗争从未停止。英、苏合并意味着苏格兰放弃了自己的独立地位,所以《联合法案》当时在苏格兰国内遭到大多数民众的反对,苏格兰议会收到了许多反对合并的请愿书,随处可见抗议合并的游行。所以,从缔结条约的那一刻起,苏格兰争取自治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启示:家庭矛盾的产生,有时候是从某一个家庭成员的进入而开始的,此种矛盾不仅会长期存在而且还会演化为战争,比如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儿女与父母之间,家长权威挑战、要求分家自治等等。当这些“战争”长期存在而又无法得到有效遏制时,唯一的办法或许就只剩下靠“公投”来决定了。

5、推动独立的政党赢得苏议会多数席位。苏格兰民族党2011年在议会选举中赢得多数席位,随后便大力推动苏格兰独立公投。启示:维护家长权威的唯一方法就是始终坚持一个人说了算,不要让太多的人参与重大决策,特别是对于那些经常怨天尤人、情绪不稳甚至总想多占利益、分家而治的人,千万便让他们有太多的发言权。否则,一旦当他们说了算的话,这个家也就不复存在了。

(李吉明2014918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