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华真:阅读日本三十年


东京大地震?日本沉没?这次不是电影╱电视剧,而是真人真事。笔者在八十年代开始「阅读」日本,当时全世界都在擦日本的鞋,大前研一等的「日本第一」,威廉大内的「Z 理论」,这堆日本专家甚嚣于商管流行书籍及威震学院。
 
那时候笔者尚在负笈,但由于广泛阅读,由《信报月刊》得知新加坡大行日本管理失效,另个人有接触日本商社,得到的印象是日本行政人员昧于世界变化,事事仍以日本习惯为依归,这种国家没有可能会领导世界,不时与教授展开激辩,甚不受教授与同学欢迎,以致影响学分,但没有在真理前退缩。
 
 
脱亚入欧实自绝
 
八十年代末,踏入社会,笔者跟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第一次踏足日本,发觉东京果然名不虚传,为世界自杀首都,9 月份的潮湿闷热,加上东京那份说不出的低压,完全可以感受那份「死」意,继续坚持那份对日本的不信任及不支持,认为一个光懂内向自恋的民族没有希望。
 
九十年代初,日本被老美来个三炒:一、洛克菲勒广场;二、荷李活影片公司;三、muse 半HDTV。前两者是日本企业投资者买贵货,后者是电视制式被打垮。
 
三败被金融媒体一算下来,合共输了3.9T(3,900,000,000,000 美元)。
 
日本经济,在广岛长崎原爆后,再次受巨挫。日本人未有因此而醒觉,继续玩科技自渎,九十年代中期的PHS流动电话,已经纤巧得令我垂涎欲滴,可惜只合四岛使用,出不了国门。
 
2000 年初,去中文大学来个短期自修,念课谈判术,李金汉教授教完美式谈判术后,急转弯突击学生,考问日式谈判与美式有何不同?全场哑然!
 
笔者拿出十多年前的老「阅读」功力,竟然全中,但并没有自喜,而是觉得日本企业的决策方式:自中层上下求索移动,浪费时间兼自绝于天下。
 
月前「代客泊车」去日本谈判,对家的所谓套路,十足美式教科书一板一眼,笔者在场虽然睛光四射(相对平日百事皆厌的百厌瞌睡眼睛),但心里闷得发慌,有如看公式七日朝鲜电影。
 
晚上与随行律师共膳,原来律师小哥念中七时已经是本栏粉丝,今天方得相见,令笔者遇故知兼老怀安慰,但令人不安的是,就算在银座这大都会旺区的高级西餐厅,吃个晚餐都无法用简单英文沟通,某个发型与行头皆一流时髦的土侍应,还以为指手划脚一轮加日文,就会令一个外国人,豁然明白他们说什么!不懂外语没罪,缺乏自知及逻辑才是死罪!指手划脚反复解说,只有在对方粗懂你的语言才行,笔者才没兴趣学你的陆沉语言。
 
相比之下,香港实在优胜得多,一个老外走入任何一间粗犷茶餐厅,几乎在周折后一定可以落单,不致鸡同鸭讲。就算在中国大陆,虽然整天被骂哑巴英语,但断不会有外国人在北京上海的主街高级食肆,用外语点不了菜。吴邦国最近说了大堆的「不」:不行多党制,不随便效法欧美价值,笔者大为支持。
 
 
组织意识形态落后
 
但不犯错并不等于对,不要让中国走上日本那种自绝之路:一、超高地价;二、三分一人口成短期合约工;三、国民终日游戏机御宅式潜逃。现在日本商社,政党陷于一种高等无政府状态,社会开明度在明治维新后,未真正前进过,仍然处于一种地下社团治国的浪人城邦状态;商社是变相黑帮,政党金权化,议席世袭。
 
最后综合结果,就是应对不了世界进步,大家勿错觉海啸地震后日本国民很安静,是一种素养的表现,一、是传媒有庭训,不拍催泪片断,等于航机上不播空难片同理;二、日本影视界,不断有灾难片,早已替国民充分训练。
 
笔者宁愿中国及香港似大韩民族,国民在八十年代光州事件时在上街剧斗,进化至大彻大悟,拚搏出几个名企如三星╱LG╱现代等出来,大抢耐用品市场,稳坐成国际品牌。中国从政者,应好好向八十、九十后看,打造一个符合他们的理想国度,不似日本成为一个似富有实死翘翘的国家。
 
本文来源:信报财经新闻,联系电邮:[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