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中国万里行,襄阳赐我书香情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4年5月23日
1998年底,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旗下的、位于襄阳的、涉入三一“行贿门”的“总经理”刘佑锟所在的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公司,打着“改革”的旗号,让我下岗;这一下岗,帮助我改变了人生的轨迹,走上了另一条常伴“书香”的人生之旅。
2001年著书立说性地提出了《精细管理工程》,《创论精细管理工程》一文获得国家版权局发的《著作权登记证书》。2002年首创了培训师担任企业“签约总经理”的咨询新方式。2006年2月被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聘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评审工作专家;2006年3月被湖北文理学院的前身——襄樊学院聘为客座教授;2007年11月被武汉工程大学聘为客座教授;2003年底被北京空军十总队聘为文化顾问,2004年4月被苏州胥城大厦聘为文化顾问,2010年被书香连锁酒店聘为文化顾问。为辽河油田总机械厂等五家企业创作了《企业之歌》;2011年8月16日,因为借助智慧的眼光,曝光和揭批了“共和国脊梁”的违规问题,而亮相央视《焦点访谈》。






个人能有上述的经历和收获,首先要感谢襄阳,没有十六年在襄阳工作、学习、生活的经历,以及下岗,就不可能走上常伴“书香”的人生之旅。其次,有以下体会:
一、广泛涉猎,活读书:
现在,可读的书,很多;读书的方式,也很多;对工作、生活有关的书籍,我常常是在没有大压力的心境下去“悦”读,比如在旅途中等候飞机的时候,在机场的小书店里,翻一翻感兴趣的书,没把读书当作一个非要完成的任务去完成。
从事咨询、培训职业,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能到处走,只要有可能,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都会到当地有特色的景点去参观、感受。如同清朝人张潮在《幽梦影》里所写的:“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吾师。我的切身感受是,两人之行有我师。哪怕这个人是一个乞丐,他身上也会有值得我借鉴的东西。
二、有效选择,读好书:
现在的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是一个思想活跃的年代,书籍也是鱼目混杂,同样一个书名的书籍,不同的作者来写,所表达、传播的理念是会不一样的,因此,读书时,要用智慧的眼光,首先,去选好书读;其次,在读书的时候,不能盲从,有时要用批判的眼光去读。
比如,2004年11月20日,本人在清华大学总裁班讲课,讲到一本畅销的《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我翻过这本由“(美)费拉尔•凯普著、金雨编译”的书,我认为,对于很多的老板们来讲,这本书有一个不好的导向,那就是,在企业里,什么事情没执行好,主要不是总裁们的问题,而是下面的执行者执行不好的问题。因此,我对听课的总裁们说:这本书是一棵毒草。果不其然,2005年3月15日“打假”,打到这本书,这本书是“中国第一伪书”。

三、知行结合,用好书;
2010年担任苏州书香连锁酒店的文化顾问,其中一项工作是要提炼书香连锁酒店的文化理念,我就从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和苏州书香文化的土壤中,去汲取文化的营养,参考《尚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等中华传统典籍,并与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创新提炼出了“诗礼之家,书香传世”、“明德为馨,知书达礼,臻于至善,卓尔不凡”等文化理念,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书香连锁酒店的核心文化理念,与2013年5月6日苏州市确定的“崇文睿智,开放包容,争先创优,和谐致远”的苏州精神,相融相通相辉映。
2014年第4期《企业管理》杂志刊登了“书香文化一分钟”一文,该文介绍了书香连锁酒店的文化建设经验,2014年4月21日,本人还在襄阳图书馆欣慰地阅读了2014年第4期《企业管理》杂志上的“书香文化一分钟”。

四、编好教材,讲好书:
结合和运用曾在襄阳工作、学习、生活了十六年的经历和积累,2001年至今,本人曾在大庆油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海尔、红豆、吉利、海信、首都机场、上海铁路局、武汉铁路局、中建三局、书香连锁酒店、苏州党校、襄阳党校、清华大学总裁班、北京大学总裁班等讲授过《精细管理工程》或《管理创新》、《企业文化》等课程;每次为不同的单位、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学员讲课,就相当于先要写一本书,然后讲解这一本书,在编写讲义和讲授过程中,我常常是注重理念、理论、方法的结合,尽可能让每次培训具有实用性、实战性和实效性。2002年9月20日,应襄阳市委组织部的邀请,本人在襄阳党校为全市200多名国有企业管理干部讲授《精细管理工程》,受到好评,紧跟着,就又在襄阳为两家单位讲授了《精细管理工程》;襄阳电视台、襄樊日报还分别对本人在襄阳的讲课,作了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