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草的功效


麻黄 (《本经》)
【异名】龙沙(《本经》),卑相、卑盐(《别录》),狗骨(《广雅》)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

生长于多沙地带、沙漠或干燥山地。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四川等地。
【炮制】麻黄:拣去杂质,去尽木质茎及残根,用水洗净,微润后切段,干燥即得。麻黄绒:取已经加工切碎的净麻黄放在碾槽里,研至纤维疏松成绒状。蜜麻黄:取麻黄段,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麻黄段100斤,用炼熟蜂蜜1015)
《本草备要》:"用醋汤略泡,晒干备用。亦有用蜜炒者。"
【性味】辛苦,温。
《本经》:"味苦,温。"
《药性论》:"味甘,平
【功用主治】发汗,平喘,利水。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宜先煎,去水面浮沫)0.52钱;或入丸、散。
【宜忌】凡素体虚弱而自汗、盗汗、气喘者,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