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匿名社交:互联网的第六大毒素(4月12日)


朋友圈的匿名社交:互联网的第六大毒素(4月12日

 

关键词:第六毒素  匿名社交  隐私  伤害

 

2014年初春,匿名社交应用whisper和secret的新闻层出不穷,国内也陆陆续续出现模仿的身影,匿名社交不断地在挑拨创业者的神经

2014年3月whisper的新一轮融资金额为3000万美元,在参投方里出现了腾讯的身影;而在去年九月,whisper拿完2100万美元的融资后,当时估值7500万--1亿美元。secret在去年获得120万美元种子投资之后,再次获得由Google Ventures 领投的860万美元的融资。

用户在 Whisper 上的说出的秘密不是单纯的文字或者图片,也不是图片配文字描述,而是内嵌有文字的图片。这些图片可以是你过去或者现在拍摄的,也可以直接从网上搜索的来,然后在图中写上你想说的秘密,就成了一段 Whisper。别人可以对它标心,也可以用同样的形式——内嵌文字的图片进行回复。

Secret的原理简单到了极点:它让你匿名发布任何你想要发布的东西,而你的“秘密”将会在你的手机电话簿联系人之中进行共享。如果有足够多的人认为你的秘密有意思,那么该秘密就会被转发到这款应用的其他用户那里进行共享。

曾经在谷歌工作过的David Byttow和Chrys Bader共同开发了这款应用。大卫借用Quora和Medium平台解释这款应用的一些内部工作机制。尽管它会利用你的电话簿来获取联系人信息,但并不会真正将信息发送到Secret服务器上。开发者们也设计了安全措施,以防止你通过尝试删除某个联系人而“定位”某个秘密来自于哪里。

 

在国外混得风生水起的whisper和secret引起了国内创业者的跟随浪潮。目前已有两款产品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一款是类whisper的小声;一款是类secret的秘密。小声近期已获得九合创投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秘密的母公司是属于新闻阅读聚合类网站无觅网,据说无觅网已把全部力量投入到秘密上。

在秘密网的首页上写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有些秘密很美好,有些秘密很阴暗,有生活的秘密,有爱情的秘密,有两性的秘密。有些秘密让你快乐,有些秘密让你始终挥之不去。有趣的是,有时候,这些秘密只有当你倾诉出来,才变得更有意义。

秘密提供了一个完全匿名的私密倾诉社区,不能和家人朋友说的秘密,不能在微博上说的秘密,都可以在这里倾诉;还能在这里获得他人的帮助,真正释放埋藏内心的压抑。

通常人们都会认为,所谓秘密更多的是应该埋藏在心底的,藏不住秘密的人也无法得到信任,而可以分享秘密的人,必然是以信任为前提的。用信任套取了别人的秘密之后,广泛传扬,这是背叛。轻易地信任别人,并分享自己的秘密,这是幼稚。用分享别人的秘密的方式来获取信任,这是与忠诚背道而驰的自绝后路。

 

所谓匿名社交,虽然你可以用匿名的方式说出自己的小秘密,但总是会被查出来,原本是想让身心得到放松的,结果却是给自己的未来埋下了隐患。假如那些原本不是你的朋友圈子里的人,混迹到你的朋友圈子里边,也可以分享、品评甚至无中生有地造谣那些TA们感兴趣的话题、爆料,恶心别人,娱乐自己的手段。

某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考虑到人性的本质这样的地方早晚会成为烂泥塘,充满诽谤,污蔑,嫉妒与谣言各种人性之恶的展示,把背后嚼舌头这样的行为在匿名的保护下搬到阳光下进行而且当着你的面而且还拉来你的朋友当听众。

人是有两面性的,一面善一面恶,在暗夜里恶之花盛开,在阳光下互相看到更多的是善的一面。看到的善更多是因为人类在生存和延续中发现,善更利于群体利益,更利于摆脱囚徒困境,于是发明道德、宗教和价值观这些东西予以约束。它甚至要求人在被人的看不到的时候,也时刻警醒,保持善的一面

《礼记·中庸》有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网络在很多时候都是在kill Time,在2006年和2007年,贾春宝先后从负面信息浏览、论坛社区、网络游戏、即时通讯、电子邮箱等作为网络的五大毒素。不仅如此,互联网的匿名社交对社会的伤害更大,堪称互联网的第六大毒素。

假如前面的仅仅是kill time,那么从开始的聊天室到非实名的微博,再到匿名SNS的匿名社交应用,让我们越发感觉需要对网络所带来的伤害进行防范。那是对信任的无度利用,让人人陷入谣言或者隐私的伤害之后的人人自危,然后便是失去信任、失去安全感,在人与人之间强化淡漠,给自己戴上更多的自我保护的面具。

 

贾春宝认为,在一个舆论失控,人人都可以不负责任地发声的时代,在人人都可以通过哗众取宠的方式得到关注,而关注本身也是有含金量的价值而被追捧的时代,当无所谓真假、美丑、善恶、对错的时代,任何人都有可能会躺着中枪。

越是在拥挤的人群中,就越是会感觉恐慌,越是在空旷的道路上,越是潜伏着危险。信任究竟是打开彼此心门的钥匙,还是招惹是非的根苗,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

 

在危害无处不在的时代,每个人都小心谨慎,自我保护的同时伺机给与敌人以打击。在伤害、被伤害与误伤之间,总是会有人感觉到委屈。

当隐私被肆无忌惮地传播,当属于个人的秘密被无限放大并成为被公众指指点点的东西。我们还有什么是可以独自拥有的呢?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所听到的、所阅读的、所浏览的,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或者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包装、策动并传播的?

我们试图在拯救这个已经被物质、欲望与贪婪、恐慌所充斥的世界。每个人都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或者被出卖、或者被中伤,当我们追了一圈之后,发现是由于自己内心的小隐私,基于信任而被传扬出去,并被篡改、断章取义,添枝加叶并被以讹传讹之后,我们便只有忍气吞声地检讨自己了。

每个人都在尽力寻找导致自己受到伤害的根源。当被伤害的没办法找到根源,伤害别人的或许却可以缓解压力,让自己受到伤害的内心得到一丝安慰,殊不知这却形成了难以停下的循环。除非你愿意,否则没有人会替你坚强。所以在都市中艰难生存的人,只有憋足一口气,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

 

贾春宝

2014年4月12日星期六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