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连锁商超的发展之路越来越艰难,包括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跨国巨头零售连锁机构在内的广大连锁商超系统,其发展运营模式皆偏离了零售商业终端的初衷,更多的依靠向供应商收取名目繁多的进店费等费用来维持生存。北京立钧世纪营销策划机构首席专家任立军指出,这种本末倒置的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消费者与供应商这两端持续的压力之下,零售连锁终端很可能最终沦落到找不到“救命稻草”的境地。在市场经济体系之下,任何违背市场规律的事情都可能面临惩罚,中国的白酒品牌营销就是典型的案例,在政商军消费被严令禁止的情况下,白酒行业一片惨淡。我们希望中国连锁商超“居危思危”,尽快找出企业健康发展的道路。
精益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连锁商超连年受到租金、人力成本、运营成本持续高涨的影响,虽然向企业收取大量的进店费、节庆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仍然不足以补强由上述三项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很多连锁商超的净利率已经到达非常危险的边缘,只有3%的净利率。
多年来,北京立钧世纪营销策划机构一直关注并研究中国零售终端的发展状况,发现,中国连锁商超的管理水平仍然处于相对比较低的状态,粗放式的企业运营管理水平,直接导致连锁商超的净利率下降到了“冰点”。另一方面,消费者不断抱怨价格上涨得厉害,供应商却抱怨进店成本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以北京物美为例,就有北京某经销商将物美超市告到法院,该经销商2012年在物美销售100多万元的产品,却被物美索取超过销售额的100多万元的费用,不但没有赢利,血本无归不说,还要倒赔给物美十几万元,一怒之下,将物美告到法院。
从这个案例当中,我们发现,物美在考量销售什么商品时,并不依靠商品本身的属性特征进行对比,而是依靠谁愿意谁能够支付得起各种费用。在品质、价格等方面相对优良的商品不一定能够进店销售,反而是相对较差的产品愿意支付相关费用而得以进店销售。正是因为连锁商超的这种选品模式,导致其企业经营目标错位,直接导致连锁商超缺乏对于正常运营管理的研究和管理,更多精力放在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上面,形成了一种“零售商亏由供应商补”的运营管理格局。从某种角度来讲,费尽心机的改善运营管理水平还不如向供应商直接要来得快。结果是什么,靠出不出钱来做判断的商超采购进来的商品,可能根本就不是消费需求的商品,不但大量的占用超市资源,还使商超的整体零售毛利率下降。
商品选择理念上的错位必须做出改变
接上文,通常来讲,商超作为稀缺资源,一定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在商品进店选择上,其核心标准一定是用来满足消费需求,因此,营销策划专家任立军认为,作为大型企业集团的连锁商超应该是最尊重消费需求的企业,这些企业的核心业务部门应该是消费需求研究中心,但恰恰相反,几乎没有一家连锁商超认认真真地研究消费需求,其商品进店标准也根本不以满足消费需求为目标,而是以企业是否愿意出进店费为标准,这显然是背离企业运营的一种错位思考模式。
虽然一些大品牌商品不需要支付相关费用,但作为满足消费需求最为重要的差异化的中小品牌商品来说,却在零售终端进场上不得不采取另类的竞争模式,这种竞争模式由于受到零售终端费用导向为行业潜规则,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品牌的市场营销工作出现了背离市场规律的模式,直接导致商业秩序异常混乱,商业的利润来源出现严重偏差,这为商业企业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营销策划专家任立军认为,这不仅仅是商业企业运营当中的隐患,同时,也为中小品牌上企业的市场营销埋下隐患,很多中小企业因此而导致危机甚至破产。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营销不可回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消费者购物习惯开始发生变化,消费者更多地涌向电子商务,消费者决策体系也从线性的变成网状的,消费者的选择从单一的点变成了立体的面。
通过大数据挖掘,可以把握消费者的变化,突破零售行业的停滞,迎来未来的增长。数字营销是变革,线上营销是未来。通过真实的消费者数据,结合多维度研究工具,全面提升推广效能。
从2010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GPS定位的使用让O2O成为可能。零售商的实时动态可以通过APP软件快速传递给消费者,也使得零售业对消费者信息的了解更加精准。
现有的零售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已经普遍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例如ERP软件、CRM用户系统等等。然而在对自己的会员和营销上的技术应用还存在很大的缺失,仅仅局限在公交、地铁、电视等广告投放上。这种传统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效果差。但是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客户端,可以很好地扩展线下店铺的营销战略,将消费者对店铺的了解从进店后提前到进店前。
结束语
中国的零售业是比较快速发展的一个行业,当然,从目前的中国经济环境来看,中国的零售业也是最需要快速实现转型升级的一个行业。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企业管理运营理念、现代的消费者市场结构等都要求中国的连锁商超做出改变。北京立钧世纪营销策划机构首席专家任立军指出,在这一过程中,连锁商超面临着来自上游供应商和普通消费者的双重挤压,这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又可能从中发现很多机会,这就需要连锁商超迅速抛弃传统经营理念,进行企业运营模式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