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质量是毕业论文的生命线。要切实提升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师资力量是保障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条件、学生水平是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条件、科研经费是保障毕业论文质量的支撑条件。毕业论文的设计实际上是“题目确定”和“内容构造”的过程,要通过制度设计和优化确保毕业论文题目的合理性、内容的充实性和指导的全程化。
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条件;把关制度
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教育部也明令要求强化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高等院校要提升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简称卫生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必须改变传统毕业论文管理的萝卜型结构,开创毕业论文管理的哑铃型结构。哑铃型结构的意义是在人员、经费上保障“中端”指导环节质量的前提下,突出毕业论文“前端”的规划、说导,以及毕业论文“后端”的反馈、评审,多方位、全过程保障毕业论文的高质量完成,并达成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
1 保障毕业论文质量的条件
1.1 师资力量是保障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条件
要提升毕业论文的质量,必须对毕业论文实行专业人员的专职辅导制度。首先,要严把“专业关”。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遴选的主要依据是学与用,“学”指专业理论水平,“用”指专业实践能力。所以,指导教师或是卫生管理方面具有中级职称和硕士学位以上的理论学者,或是具有丰富医院管理与教育管理经验的实践专家,而且每位教师所带学生不能超过4人。其次,要严把“专职关”。毕业论文指导主要有两种形式:专职和兼职,专职是指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直接指导;兼职是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间接指导,一般采取“助手带学生”或“师兄带师弟”的方式。兼职指导本质是不合格人员的替代指导,必然降低毕业论文的指导水平,从而降低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然而,当前许多地方院校的卫生管理专业为新办、弱势和小型专业,存量师资力量难以支撑毕业论文的专职指导制度。为此,我们建议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改善卫生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这是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的必由之路。
1.2 学生水平是保障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条件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主体地位,千万不能颠倒指导教师“领路人”与毕业学生“行路人”的位置,正确处理好毕业学生“主体角色”和指导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树立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的主体地位,一要通过思想教育确保学生“愿写”毕业论文,二要通过能力培养保障学生“能写”毕业论文,三要通过严格管理保障学生“必写”毕业论文。三管齐下方能保证毕业论文按时、高质、高效地完成。其中,“能写”最为重要,能写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智”、分析问题的“才”及解决问题的“能”。另外,切勿将“能写”误解为书面表达技能。实际上,本科毕业论文是一种初级的学术论文,内容决定毕业论文质量,而不是表达决定毕业论文质量。所以,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是从根本上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必由之路。
1.3 科研经费是保障毕业论文质量的支撑条件
从长远角度看,对毕业论文进行“课题式管理”,不仅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根本举措,也是优化卫生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选择。从近期角度看,对毕业论文进行“课题式管理”,可以解决毕业论文设计“自费”而引发指导教师“无心”指导毕业论文(因为没有经费激励)和毕业学生“无力”完成毕业论文(因为没有经费保障)两大难题。当前,卫生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常由学生先“粘贴复制”后“修修改改”完成,没有进行真实数据的调查收集,其重要原因在于毕业时期的学生根本没有“闲心”,更没有“闲钱”进行社会调查。所以,对毕业论文进行课题式管理,配备3000—5000科研经费是非常必要的。毕业论文经费的用途主要是学生课题调查研究经费,其次是论文指导教师补贴,目的是更好的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保证毕业设计顺利和高质量地完成。当然,课题经费并非“一发了事”,而是需要精心管理,这必然为毕业论文的组织和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另外,毕业论文的课题式管理必然会增加学校和二级院系的经济负担,如何筹来钱并用好钱是摆在毕业论文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面前的难题。
2 保障毕业论文质量的制度
毕业论文的主要流程主要包括题“题目的确定”和“内容的构造”,要通过制度优化确保毕业论文题目的合理性、毕业论文内容的充实性和毕业论文指导的全程化。
2.1 确保毕业论文题目合理性的制度安排
毕业论文题目的合理性是展现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条件。为了确保毕业论文题目的合理性(主要包括为何写、写什么、如何写等),必须设置三大关口,第1关是学生对题目的初选关,以确保所选题目是学生“所爱”和“所能”完成的。第2关是指导教师的复选关,学生初选的题目常为大题目,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大题目进行三个界定:时间界定、空间界定和角度界定,从而将无法写的大题目转化为可以写的小题目。众所周知,“小题大做”是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路径。第3关是开题教师对的终审关,学生初选和指导师复选的毕业论文题目,最终还要通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来完善和确认。开题教师原则上应该由指导教师以外的独立专业人士构成,才能确保其对毕业论文题目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毕业论文开题后,学生和导师依据开题教师的意见对毕业论文题目进行完善,并最终定题。通过学生的初选关、指导教师的复选关和开题教师的终审关,毕业论文的题目由完成转型为完善再升格为完美。
2.2 确保毕业论文内容充实性的制度安排
毕业论文内容的充实性展示是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条件。为了确保毕业论文内容的充实性(主要包括内容、结构和格式三大块),必须设置三大关口:指导督导关、调查撰写关、最终审评关。(1)第1关是指导教师指导督导关,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指导教师告诉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必须“做什么”(完成毕业论文的要求)和“怎么做”(完成毕业论文的方法),二是“如果不能按要求完成将受到怎样处罚”(完成毕业论文的保障)。此关是确保毕业论文完成的首关。(2)第2关是学生调查撰写关,如果说指导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是确保毕业论文内容质量的前提,那么毕业学生“主体”功能的有效启动的是确保毕业论文内容质量的关键。学生要按时、按量、按质完成毕业论文,必需三个条件:丰富的信息输入数量(写作材料)、较强的信息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较好的信息输出技能(表达技能)。丰富的信息输入数量主要由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获取,较强的信息分析能力主要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培养获得,较好的信息输出技能主要从日常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训练获得。通常,毕业论文的管理,只能对信息输入进行控制和把关,但是难以及时有效提高信息分析和信息输出的技能。可见,保障毕业论文内容质量的秘诀是“要想学做诗、功夫在诗外”。(3)第3关是答辩教师的最终审评关。论文答辩是保障毕业论文内容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发挥答辩对毕业论文质量的最终保障作用,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必经两个环节。“一个原则”是指答辩教师和指导教师的安排遵守交叉非重叠原则:指导教师不能担任其指导学生的答辩教师,以避免感情因素对毕业论文资格审查和等级评定的影响;“两个环节”是指任何毕业论文都要经过答辩资格的审查流程和答辩成绩的评定流程,审查流程主要是决定“能不能答辩”的问题,依据的是“排除法”;评定流程主要是决定“答辩分数高低”的问题,依据的是“优选法”。
2.3 确保毕业论文指导全程化的制度安排
毕业论文的全程化指导模式,不是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设计、答辩的全程化指导,而是指导师在对毕业论文每一个环节的指导都要完成三项任务,第一项任务的“事前”讲授,第二项任务是“事中”答疑、帮扶、协调和检查;第三项任务是“事后”把关。 (1)“事前”讲授主要是指毕业论文的每个环节(选题、开题、设计、答辩)启动前都要邀请专业教师进行内容和方法介绍,告诉学生“为何写毕业论文”、“如何写毕业论文”,让学生对毕业论文“脑明”。事前讲授是确保毕业按时、按量、按质完成的“始端”,通过事前讲授,毕业论文的“航船”将被插上指南针,学生将改变对毕业论文“两眼一抹黑”的困状。(2)“事中”答疑、帮扶、协调和检查主要是指学生听完专业教师讲授后立刻根据具体情况按照专业教师要求完成相关任务,让学生对毕业论文“手动”。在手动环节,学生的三种行为倾向可能影响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一是学生“不想写”,二是学生“不会写”, 三是学生“不能写”。不想写是思想问题,为了防止此类问题发生,必须设置指导教师“检查关”;不会写是认知和水平问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必须设置指导教师“答疑关”(认知问题)和“帮扶关”(水平问题);不能写是时间问题和精力问题,为了防止此类问题发生,必须设置指导教师“协调关”(指导教师教学生如何安排时间)。
(3)“事后”把关对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我们将毕业论文分为选题、开题、设计、答辩四个流程,其实,毕业论文只有两个流程,第一个流程是选题,即合理确定毕业论文的题目;第二个流程是设计,即撰写毕业论文的内容。那么,开题和答辩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开题本质上确保毕业论文题目合理性的把关制度,所以开题把关不严,难免导致毕业论文题目难以达标;答辩本质上确保毕业论文内容合理性的制度安排,所以答辩把关不严,必然导致毕业论文内容难以合格。因此,要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必须在开题和答辩上下足功夫。目前,地方医学院校卫生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管理的主要问题,是将开题省略化和答辩形式化。①毕业论文开题“省略化”,必然导致毕业论文题目或缺乏合理性或缺乏可行性。缺乏合理性主要指学生选择或确定的毕业论文题目不具备“新”、“优”、“特”的特征。毕业论文题目的合理性有三个档次,第一个档次是“人无我有”,即以“新”为毕业论文题目的要求;第二个档次是“人有我优”,即以“优”为毕业论文题目的要求;第三个档次是“人优我特”,即以“特”为毕业论文题目的要求。缺乏可行性主要指学生选择或确定的毕业论文题目尽管具备合理性的特征,但是欠缺可以完成的必备条件。完成毕业论文的条件主要包括爱好、水平和资料。爱好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前提条件,所以学生应该选择符合兴趣爱好的题目;水平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关键条件,所以学生应该选择符合能力水平的题目;资料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保障条件,所以学生应该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材料支撑的题目。可见,只有设置并优化毕业论文的开题环节,才能确保毕业论文题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②将毕业论文的答辩环节“形式化”,必然导致毕业论文的设计抄袭成风和粗制滥造。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答辩环节把关不严,学生的毕业论文评审突显“劣币驱逐良币”的怪相:完全由精细化抄袭而成的毕业论文,常被视为质量“太高”而获得较高分数;而完全由亲笔化撰写而成的毕业论文,常被视为质量“过低”而获得较低分数。可见,只设置并优化毕业论文的答辩环节,才能确保毕业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充实性。
参考文献
[1] 郭守军,杨永利.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4,40(2):103-105.
[2] 章礼明.本科论文的创新性与本科生的创新能力[J].嘉应学院学报,2011,29(1):59-64.
[3] 王淑梅.本科毕业论文创新性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15(2):67-69.
[4]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 号.
[5] 张庆华.当前我国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现状及其对策分析——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为背景[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3):85-87.
[6] 赵 云,农乐颁.卫生管理专业跨越式发展战略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7] 姚卫光.卫生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调查与对策分析[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2):156-158.
[8] 赵 云,农乐颁.毕业论文答辩主要影响因素与答辩技巧[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6):1092-1093.
[9] 代小琳.北京大学首次规定本科生抄袭论文将被开除[N].北京晨报,2005-12-14(6).
[10] 师新华.高校文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