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经济学者视角的2014年度十大事
一、马航飞机失联,极为诡异。
寻找MH370,某种意义上也成了世界科技、军事装备实力、情报信息能力角力的战场。马航飞机事件的后续影响,牵动着全球各国家集团的关注和举动。映射中国各种实力、各种应对能力、各种关系的状况。
二、“打老虎”的出栏率与出栏份量显著提高。
常委级、局委级、副国级、部级、将领应有尽有。巡视制度、落实“八项规定”举措,是一时之功、还是长远之效?有待后续检视。
三、各小组相继组成、各专门会议相继召开、各项改革原则陆续出台。
冀望各有所成。最值得期待的是四中全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四、新闻、网络及哲社学术领域之种种动向。
如,社科院:“意识形态四问题”等说;再如,微信十条,“7底线”写入部门法规;再如,共建新闻学院的“复旦模式”在全国推广;再如,辽报致高校哲社教师公开信。
五、阿里巴巴上市,马云成为首富,或具某种时代特性。
“余额宝”、“嘀嘀打车”之类的互联网金融及其快速普及模式,培育用户使用习惯的竞争模式、消费市场扩张模式,能否成气候?创新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可否为新经济增长点带来突破?
六、“新常态”能否真的新兴?从高速转为中高速。
能否真的不再计较GDP增长率?经济结构能否优化升级,发展成果能否惠及大众?能否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能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昆山火灾、新郑恶拆、平度恶拆等具有标本性,能否随着“新常态”而告别历史?
七、习奥瀛台会,大国道路及大国国际秩序的象征。
以《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最具典型性。中国承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全球两个最大碳排放国的承诺,把过去五年五次全球气候谈判大会试图谈成的事,给谈成了。中国外交逐步从韬光养晦向积极作为。
八、“大妈”成为流行词。“大妈”现象,是这一发展阶段的典型社会现象,值得探讨。
“大妈”或可定义为:1950年前后出生为主体,在成长、生活工作各阶段有着时代烙印,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以其特色明显的方式打发退休时光的一种生活状态(未必全部是女性,只是女性为主导)。有:抢购大妈、广场舞大妈、仆倒后该不该扶的大妈、以免费卡争挤公交偶有强逼让座的大妈……
九、高铁相关内容是对外工作的重要一环。
如,以高铁为抓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高铁之路略显出师不利,如,泰国、乌克兰、越南、缅甸等地局势,墨西哥等地采用中国建设的反复。
十、京津冀协同上升为国家战略。
或为首都之“首堵”、“雾霾”而倒逼之政策。但愿北京不再是资源过于集中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