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c052dd0102v5su.html
因为第9期《小说月报》晚到的事情,我跟报亭的工作人员交涉了一回,后面的这两期《小说月报》都来得很快,每月的3号就可以拿到杂志了。
但是拿到杂志之后,我并没有马上阅读,因为我手头的《沧浪之水》还没有阅读完毕,也正是因为《沧浪之水》,有可能影响了我对这期小说的阅读感觉。
作为头条的《滚钩》,以“挟尸要价”的新闻故事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老渔民成骑麻晚年的捞尸生活,尽管作家把主人公放在了更为广阔的现实生活之中,可是读完之后并没有打动我,我还是那个原则,小说要有阅读的吸引力,无论叙述还是故事。这篇小说作家依旧沿用了他一贯的方言,所以外地的读者会有一种吃力感,半天读下来才知道那是一个人物的名字,或者某某意思,这样就破坏了阅读的连贯性,后半部分我几乎是一目十行的读完,除了对大学生的同情,其它感觉平淡。
王十月的《人罪》,我觉得倒是一篇很精彩的小说。小说也是以新闻事件为背景,但作家的构思却盘活了这篇小说。两个“陈责我”,不同人生命运的交换,却是因为“冒名顶替”,这便是现实的残酷性,也把人生命运转折点的重要性摆在我们面前,引起我们对自己命运的遐想。看似巧合的相遇,其实却有其必然性,而杀人的陈责我则会引起人们的同情,这里一个人的生命被用来做交易了。作家的轻描淡写更能引起读者的愤慨。小说的结尾:陈责我之幕,意喻着这样的悲剧今后不要再有了,但愿我们的社会能反思我们的各种制度,防患于未然。这篇小说,没有作为头条实在可惜。
《我绝不宽恕》,题目为什么要加一个“我”呢,我觉得用《绝不宽恕》也挺好的。这篇小说题材直指留守儿童的性侵害,可谓惊心动魄,但作家却用徐缓的笔触,把故事推向纵深。做为新人,作者可谓出手不凡,这篇小说也打动了我。
《登塔》,写了高校的教育,也是黑暗面,作家写出了教育的残酷性,处处都是勾心斗角,处处都是名利的角逐,好在“豆芽菜”式的儿子最后终于幡然悔悟,好在还有那么多监督的眼睛。社会需要正常的秩序,这秩序需要从“塔顶”开始。很喜欢这篇小说的语言,几个人物刻画简略得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短篇中,有几篇我都没有完全读懂其中的主旨。《安娜》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恕我愚钝,这可能也是我写不出好小说的原因。《草原》的情节过度,觉得那么生硬,生活都太蒙太奇了,几乎无法想象那些情节的发生。还有《预备役》,题目和小说的内容是什么关系啊,脑子都快糊涂了。
好在还有几篇能读懂的。《万有引力》,的确是够有引力的,社会就是一个大连环,谁也跑不出这个圈,每个事件的发生都有着其偶然性和必然性,这篇小说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隐私之隐》写得很深刻,把人和人之间的不信任写到了极点。每个人都有不被外人所知的世界,知道了所有的一切,你会怀疑,甚至失去生活的动力。《女人和狐狸的一个上午》,写大自然的,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很广阔的命题。《余音》,表达的是一种忏悔意识,但愿我真的读懂了这些。(1200字)(201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