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大学生们的接触,X职场招聘发现,很多大学生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大多都不是出于自己有意识的规划、选择。也就是说,他们找工作时,都是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只要有公司愿意雇用,就以此为谋生工具。除非有更好的机会,或是这工作无法再待下去,才会再一次思考自己的职涯。
而其中有一部份同学,是知道自己的兴趣与想从事的职务为何,却觉得凭自己的条件与能力不会有机会,或者是投了履历却没有回应就放弃了,之后只好 「随机」找工作 — 而这是我觉得最可惜的一件事,也是最不应该做的一件事。
学历并非绝对,但机会是给准备好的人
美国知名科技作家兼前苹果工程师 Gayle Laakmann McDowell?在其所撰写的书籍 《?The Google R’esume – How to Prepare for a Career and Land a Job at Apple, Microsoft, Google, or any Top Tech Company 》中提到:
大家都以为科技公司只会延聘就读热门科系的人才,但在微软实习时,曾经参加过比尔盖兹家的烤肉聚会。我在那里认识了另一位实习生,主修古典音乐,后来在微软帮 Xbox 做音效。
还有一位叫John的人,在校成绩GPA只有 2.55,但是他在学校领导机器人社团,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加参加机器人竞赛,这证明他是个具有高完成度的人。尽管他后来被很多企业拒绝,但微软提供他一个产品经理的职位。
所以,X职场招聘建议,当你因为自己成绩不够理想而不敢争取机会时,就想想这些成功的例子吧。当然你必须先有个认知,就是机会是给已经做好准备的人的,千万不要只靠一时的幸运。
美容教主牛尔:不是空有兴趣和热忱就好,要玩得比别人更专业
如果你觉得你已经很努力了,却还是没有机会,或许,那是因为你不知道别人其实比你更认真。X职场招聘带你来看看台湾拥有「美容教主」称号的牛尔的故事。
牛尔从台北医学院医技系毕业后,因为不想一辈子在医院从事抽血、检验的工作,放弃了检验师的铁饭碗;当兵退伍后,听妈妈的建议报考公务员,考上了卫生署的职缺,但只做了一天公务员就辞职了;之后他到化妆品公司做业务,因缘际会下成为美容讲师,月薪只有一万元,但是,竟因此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
牛尔认为自己不是空有兴趣和热忱,而是玩得比别人更专业,他会为了写一篇稿费只有三千元的卸妆油评论,花上万元买回市面上可以买到的卸妆油做研究;也曾经为了写一篇美白面膜专栏,在一天之内敷了五十片面膜。为了翻译《芳疗圣经》 这本书,自掏腰包一百万元买遍全球各地的精油,就只是为了让读者额外获得一本五万多字的采购指南。
牛尔还说为了自己的兴趣,除了不断投资自己之外,还做了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这些不喜欢的工作,却成为他日后自创品牌最好的经验和助力。
所以,X职场招聘希望,当你还在为自己不是本科系,或是没有好机会而失望时,不妨想想牛尔的故事, 千万不要等到机会来时,才发现自己根本还没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