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用了足足两个小时在我的一位老友的博客里流连,博客里满载的都是老友所创办的一所江南私塾的日常生活,日记,诗文,字词:江南小镇,琅琅书声,悠悠琴音,加上荷锄、八段锦……那一幕幕宛如梦里的天堂,似曾相识的故乡老去的模样,而这一切,成功的再现于风驰电掣的现代社会,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强烈的震撼之余,不由对我这位老友从内心里生出阵阵敬意。
这是一个无法陈放诗人的时代,更何况是古诗词,尽管当年多少酷爱古诗词的才子佳人们在各大主要文学论坛里掀起一次次诗词写作的高潮,但事过境迁,大多已蜷缩在一个个可见的Q群之中,而当年的巅峰级人物们大多是一年都未曾在群里发过一言,诗词于现代社会来说,貌似如此的不合时宜,因为它无法让人活得更加体面,让人得到精神之外的物质的富足,所以它注定了凋零。
可是细细看了这所坚持了近十年的私塾后,我开始有了另一种看法,凋零的或许只是不够纯粹的艺术,而真正的艺术必然有它长存的道理,我发现私塾除了夏令营,似乎还有常年班,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是应客户的需求,还是潜在需求?一个产品的成功源于有更多的购买者,还是源于更多的共鸣者?
餐厅不仅提供食物,一家待人热情的最喜欢的餐厅可以成为一个家庭的记忆的试金石。移动设备不仅存储图像,它可能包含一个少年最珍贵的财产,她生命的相册。一位律师组织一份房地产计划不只是将一组法律文件放在一起,她让她的客户感觉到,如果最坏的事情发生,他们的家庭将得到照顾。
对,当你在做产品时,注定你所呈献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对于那些欣赏这种方式的人来说,从来也未曾有过不合时宜,就如我那位朋友,在那个江南小镇里,一间小小的私塾中,创建了一个儒雅而谦恭的生活方式。
当你还在纠结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时,这是否可以回答为什么朝阳行业里会有危机四伏的企业,而夕阳行业中却也有生机勃勃的公司,当你用产品去触摸这个世界时,你给到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不同?你如何去解读这个世界的?相信吧,优秀的作品永远都不会缺少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