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还能“牛”多久?


  上周二创业板创出1219.12点的新高,距其历史性高点1239.60点也只一步之遥。周三即大跌2.98%,成交保持在高位。而在7月25日,创业板股指大跌4.40%,为年内第二大跌幅。在创业板指数攀上1200点的高位之后,股指频频产生巨幅震荡走势,不能不引起投资者的警惕。

  毫无疑问,沪深市场表现最“牛”的非创业板莫属。今年以来其最大涨幅高达70.78%,而截至目前深成指、上证指数下跌均超过10%,期间沪指还创出五年来的新低1849点。如果从去年12月4日算起,创业板指数涨幅已超过1倍。在此背景下,漠视创业板的投资风险无异于“自杀”。

  尽管创业板走势强劲,市场上亦不乏看好的声音,甚至有人喊出了“10年10倍”的口号,但创业板出现调整甚至见顶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而且,除了股指大幅震荡之外,创业板在诸多方面也须引起投资者的重点关注。

  首先是估值高企。截至8月8日,创业板平均市盈率高达47.79倍,同样是中小企业挂牌的中小板平均市盈率为31.82倍,深市主板市场为18.88倍,而沪市平均市盈率则只有10.52倍。虽然创业板的估值不能唯市盈率“马首是瞻”,但相对于整个A股市场而言,市盈率的参考价值却不容抹杀。

  其次,解禁潮与套现潮风起云涌。7月份以来50家创业板公司股价遭到重要股东减持共184次,合计净减持股份1.40亿股涉及市值达24.84亿元。而二季度以来,重要股东减持高达892次,合计净减持股份6.78亿股涉及市值达114.21亿元。在此期间,增持市值不超过5亿元。今年8、9月份,创业板将分别迎来年内解禁高峰。其中8月份将有逾27.07亿股解禁市值近500亿元,均为史上最高。9月份的解禁数量也达到16.09亿股。巨额套现与巨量解禁,无疑会对创业板形成巨大的压力。

  其三,IPO重启与融券余额的上升。IPO改革征求意见截止后,虽然何时重启仍然没有“时间表”,但市场必须面对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IPO重启对创业板的影响亦将是巨大的。另一方面,创业板转融券标的股票虽然只有6只,但融券余额与2月份相比已实现翻番,也表明看空做空的资金越来越多。

  其四,最主要的当然还是业绩因素。从352家创业板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来看,18家首亏,续亏5家,继续盈利18家,40家业绩大幅下滑,41家业绩大幅增长,133家有一定增长,92家有一定下降,5家扭亏。整体而言,创业板业绩维持在一季度的水平,高成长的神话难以为继,也无法支撑目前的高估值。

  从技术上看,创业板在1200点上方有构筑M头的迹象,技术指标MACD、KDJ等都出现背离。根据笔者的经验,日线KDJ与MACD背离,往往预示着一波调整行情的到来,有时甚至会产生重要顶部。此外,近期以来市场还频频预警创业板的投资风险。

  创业板是继续向上拓展空间不断创出年内新高,还是在不久的将来见顶回落,时间将给出答案。但无论如何,面临如今的高位,投资者保持一份谨慎还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