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


  近年来不管是官方的主流媒体,还是各类草根博客,或是论坛报纸都充实着中国经济转型宣传报道,可到底怎么转,转向何处,为什么要转,主流媒体都是千遍一律口号式的宣传:淘汰产能过剩行业,发展高效行业,至此各行各业的规划层出不穷,今天是电子信息产业的规划,明天是海洋生物业的发展目标,后天或是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激励等等。一时间中国经济似乎一下子就被高科技占领,人们似乎一下子就能享受转型经济带来的巨大受益,如此同时资本市场也随着这样或那样的规划偏偏起舞,为资本笑傲市场增添了无数乐趣!然而,透过中国经济的表层,结合特色中国的政治模式,中国经济转型的本质并不是媒体津津乐道的宣传,也不是那些表层什么规划,归根结底是国家财政收入的转型,经济转型的本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变通!



一国的经济要有足够的财政收入去养活维持政权稳定运行的公职人员,公职人员的多寡廉洁程度又决定财政收入转型的深度,过去房地产业以土地养财政的发展模式已进入死胡同,这种自寻灭亡的发展为特色当局敲响了丧钟,转变财政征收方式迫在眉睫,这也是特色新一届政府的重中之重,故在新一届政府的施政宣传中,国人很少见到当局对房地产发展前景的言论,取而代之的是表面城镇化下的土地流转,对原有房地产发展成果的巩固是以房产税固化一部分财政收入。回望国有企业脱困私有化改革以“私”终结,土地流转改革似乎多了一个环节,虽说土地国有,可经过前轮农村土地的单干改革,事实上现在的土地变成了农民的私有,耕地农民私有本符合以“私”为主旨的特色土壤,但农民私有下的土地买卖市场行为不利资本操作,必须借助国家这一阶级统治的工具来进行以所谓的国家利益对农民进行剥夺,现实社会我们可以看到商品房价格可以任由市场定价高不可攀,然而耕地的征收以国家名义以低价强迫手段对农民进行违反市场行为的剥夺,农耕的规模化不仅仅只有国家征收土地流转到资本手上之后才能进行,农民耕地的股份化公司化聘请能力之人经营也不愧为利于全体国人的一项举措,为何要进行与国企脱困私有化改革相反的一环—以政府征收手段把农民私有的化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再由国有美其名曰土地流转到资本手上,进而以“庄园会晤”的寓意由资本统治农耕,这样以来资本在各种农产品期货配合下及农耕的实际控制下,人们耐以生存的粮食及农产品就会受控资本,这种以资本剥夺农民,政府从中寻求财政征收的转型经济是中国经济继国企私有化改革,出口退税之后又一耻辱,又一残害国人的罪证!



总而言之,一国的经济问题其实质是政府财政问题,当经济发展的瓶颈拖累财政收入的时候,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运行,以货币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并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新的财政收入开路,最终是以稳定政权为第一要素,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最终基石。回顾国人的发展史,一个以自残为发展目标的国度,不管是什么和平崛起,或是什么中国梦,在笔者看来,这一切都是资本肆掠的国度,资本的崛起,资本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