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农字有关的改革到底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农村的道路好了,农业种养业使农民有了更多的实惠.但农村的生存状况却并不乐观,在农村没有好的学校,没有好的医疗条件,没有好的治安环境,在农村,有的是只有大片的空房子.世世代代在农村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农民,仍然不愿意在农村安居乐业.
2.农民外出打工是使中国农村富裕之路吗?从现实的情况看,这是不可能的,首先是因为农民工文化和技能基础较低,在城市一是找工作难,而是能找到工作也是工资水平较低的职业,再有,一旦国家经济不景气,首先被辞退的还是农民工.其次是因为,假如说能力较强的一些人,有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后,就会脱离农村,对农村来说还是贫穷还是被空心代.但更多是的过着一种长期打工的生活.而他们的打工是以牺牲自已幸福生活和子女教育失败为代价的.
3.现在国家的许多惠农政策,到底有多少能被农民赏用?不可否定,每年国家投入三农的资金占国家财政的比例是很大的.但实际上,许多钱并不能使农民受惠.比方说农村水利设施的投入,比方说农村综合开发的投入,比方说对农药种子农机的补贴的投入,真正受惠的农民只有很少,大头被一些利益集团赚去了.
4.现代农业到底是不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表面上看起来,这好像不是什么问题.其实不然.现代农业的基本模式是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这一模式的直接后果是,农民只能从农业产业链的最低端获取收益,金融保险、而农产品加工、储藏、流通、生产资料生产供应、技术服务、土地转非和交易等的收益,则被所谓的那些公司抢去民.并且这种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往往在公司产生危机时,农户则是最大的伤害者.不久前的毒奶粉事件,最大的伤害者则是奶农就是一个事实.
5.中国的城市化是以农村的消失为前提的吗?城市化有多种模式.一是鼓励大量农民弃地移居城市.从现实的情况看,这条路走不通.由于农民本身的素质的原因,绝大多数人难以完成在城市定居的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而且只会使中国农村更加的空心化.二是进行圈地运动,使农村变为城市,这可以说是目前中国最现实的城市化方式.但这种过程不可能是无休止的.一个简单的理由是,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农业.
6.农村地区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哪里?靠卖土地吗?不可能.土地有种植功能,还有区位功能.中国农村的土地更多的只能是种植功能.如果把土地都卖了,那些失地农民怎么办?所以,农村地区的发展的根本出路应当是在农村地区这个区域内,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这种增长点,不应当是所谓的大工业的农业企业.而应当让农民分享金融保险、而农产品加工、储藏、流通、生产资料生产供应、技术服务、土地转非和交易等的整个农村地区产业链的收益.
7.农业服务怎么搞?中国农村发展不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或没有完善的在农村的农业服务体系.农业服务有很多种.如市场服务,技术报务,农村流通,金融服务等等.也许,这些服务可以借鉴一些国家的模式,如日本或台湾模式.摘综合农协.但在我国的农村,要搞综合农协,人才资金组织管理体制等等都是个问题.从才人来看,接受过这方面高等教育的人才不愿意生活在农村.从组织来看,搞综合农协是不是可以依托现有的材委会?怕是不能.因为他毕竟是个服务的农民自愿意加入的组织.最难的是农村金融服务了.农村地区发展最大的难点是没有资金,现有的面向农村的金融机构,如农业银行,农信社,邮政银行,尽管它们享受了很多惠农的优惠政策,但它们压根就不想为农业服务.在上个世纪末的时候,曾有过农村合作基金会,但它最后却异化了.
8.怎么才能使生活在中国农村地区的人能安居乐业?只有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有好的公共服务,有好的就业环境,有好的发展的机会,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居有所住.中国的农村才能实现现代化,中国才能实现现代化.
中国三农问题的困惑
comment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