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23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 习近平在武汉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强调 加强对改革重大问题调查研究 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决策科学性 座谈会上,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上海市市长杨雄、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和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徐平先后发言,分别谈了他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不时记笔记,并就一些问题同大家进行交流。 在听取了大家发言后,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这场伟大革命,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走过了35年极不平凡的历程。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习近平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繁重。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习近平强调,要下大功夫总结和运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下大功夫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下大功夫了解党内外对改革开放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下大功夫了解地方、基层和群众在改革方面做的有益探索。 习近平从6个方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重大问题。 第一,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要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发展活力,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财税体系,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微观基础的活力。 第三,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第四,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第五,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第六,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增强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完善党内制度体系特别是民主集中制,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 国务院一日三策稳增长 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市场
要按照统筹规划、多元投资、市场运作、政策配套的基本思路,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市场,优先建设中西部和贫困地区的铁路及相关设施。
铁总下半年工作重点将由货运改革转入铁路投融资改革,并称部分地方在投融资改革方面已经做出了实质性的动作。
铁路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是传统的稳增长“主力军”。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有意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是继铁路机构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后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具体措施方面,一要多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以中央财政性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同时创新铁路债券发行品种和方式。二要向地方和社会资本开放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等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三要加大力度盘活铁路用地资源,搞好综合开发利用,以开发收益支持铁路发展。四要加快前期工作,使“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及时开工,按合理工期推进,确保工程质量。
2013年铁路投资计划为6500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200亿元。铁总人士透露,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今年的投资资金已基本落实,同时有很大的追加可能。
而根据此前地方政府披露的规划书,广西、新疆、贵州的中西部省份都规划了大量轨道项目,多条位于中西部的铁路也将在今年开建或竣工。可以预见,新一轮的铁建热潮将由中西部“领衔”上演。
600万小微企业免税
从8月1日起,将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并抓紧研究相关长效机制。
这将使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享受与个体工商户同样的税收政策,为超过600万户小微企业带来实惠,直接关系几千万人的就业和收入。
近两年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提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其中包括督促各地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
2011年金融危机背景下,财政部决定修改《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其中将销售货物的增值税起征点幅度调整为月销售额5000~2万元。在营业税方面,按期纳税的,起征点的幅度提高为月营业额5000~2万元。
财政部当时表示,调整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要求,为企业减负。
不过根据上述两个实施细则的适用范围则显示,适用范围仅限于“个人”,而“个人”的明确界定为“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因此上述两份修改过的实施细则对单位纳税人均不适用。
按照此次的安排,扩大适用范围至小微企业,减税力度还是可以的。
据估算,新的减税政策全年可为小微企业免除约400万税款,今年从8月起执行可减免150万~180万元。
李克强此前在广西调研时曾指出,小微企业“铺天盖地”,是就业最大的吸纳器,政府会继续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创造良好环境。
财政部长楼继伟在参加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时表示,今年中国不会出台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将出台一些针对小微企业的减税措施,以支持就业。
制定便利通关办法
针对当前进出口增速均明显放缓的经贸环境,会议还提出了一系列外贸促进政策。
要通过制度创新,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一是制定便利通关办法,抓紧出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改革方案,分步在全国口岸实行。二是整顿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收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暂免出口商品法定检验费用。减少法检商品种类,原则上工业制成品不再实行出口法检。三是发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扩大保险规模。四是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民营企业出口提供融资、通关、退税等服务。创造条件对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逐步扩大服务进口。五是积极扩大商品进口,增加进口贴息资金规模。六是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表示,这些政策可谓“真金白银”,既稳住了汇率,又保证了信贷规模,还从体制上促进贸易便利化,如果确实能够落实,效果将非常显著。
细看政策,“减负”成为关键词。不论是对小微企业,还是整体出口,不再依赖以往关税及出口退税调节,而是通过便利化,减负的方式,通过改变体制积弊,来促进外贸。其中,最直指积弊的是前两条:制定便利通关办法和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
在以往通关过程中,如果苏州下属的一个县的企业要从上海海关出口,往往要经过本县、苏州市、省会南京,再到上海的2~4次报关、多次查验,才能最终出口。改革后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后一条则是对去年四季度执行的免收所有法定检验检疫费用效果的认可。而“工业制成品不再实行出口法检”及“法定检验体制改革方案”一旦实施,将是极大促进外贸便利化的有效措施。
而对于创造条件对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的政策,这是鼓励服务贸易出口的新政策,趋势值得关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天(7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公平税负,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研究确定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的措施;部署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发挥调结构、促改革对稳增长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和内生动力。要在营造公平开放便利的市场环境上多下功夫,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多想办法,在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上加大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释放改革红利,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小微企业数量众多,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繁荣、不断扩大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会议决定,通过调整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财政资金,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按照公平税负原则,从今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并抓紧研究相关长效机制。这将使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享受与个体工商户同样的税收政策,为超过600万户小微企业带来实惠,直接关系几千万人的就业和收入。
当前我国经贸环境复杂严峻,进出口增速均明显放缓。要通过制度创新,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一是制定便利通关办法,抓紧出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改革方案,分步在全国口岸实行。
二是整顿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收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暂免出口商品法定检验费用。减少法检商品种类,原则上工业制成品不再实行出口法检。抓紧研究法定检验体制改革方案。
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对有订单、有效益的企业及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发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扩大保险规模。
四是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民营企业出口提供融资、通关、退税等服务。创造条件对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逐步扩大服务进口。
五是积极扩大商品进口,增加进口贴息资金规模。完善多种贸易方式,促进边境贸易。六是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要按照统筹规划、多元投资、市场运作、政策配套的基本思路,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这是继铁路机构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后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通过改革,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市场,优先建设中西部和贫困地区的铁路及相关设施。这将有力推动扶贫攻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更好地实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收入的迫切期盼。为此,
一要多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以中央财政性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创新铁路债券发行品种和方式。
二要向地方和社会资本开放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等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三要加大力度盘活铁路用地资源,搞好综合开发利用,以开发收益支持铁路发展。四要加快前期工作,使“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及时开工,按合理工期推进,确保工程质量。会议还审议通过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草案)》。
要继续有力做好甘肃定西抗震救灾工作,使灾区群众得到妥善安置。针对近期各类自然灾害仍可能多发的情况,各地区、各部门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防范和应对灾害工作,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