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去杠杆


     6月M2增速显著放缓,低于预期,主要反映非贷款融资的萎缩。

非贷款融资的减少,受到治理影子银行的影响,也受到资本流出和货币市场利率飙升的影响。反映银行主动或被动的去杠杆。

 

向前看,资本流出的方向将持续,国内货币政策将维持中性,货币增速将在低位稳定。

 

详细评论央行今日发布6月份货币金融数据,M2同比增速从上月的15.8%显著回落至14%,低于市场预期,季调后环比年化数字大幅放缓至1.8%(5月份12.7%)。

 

M2增速大幅回落,主要反映非贷款融资的大幅下降。新增贷款8,506亿元,超出我们预期的8,000亿元,高于5月的6,674亿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9,198亿元。但是6月社会融资总量只有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7,427亿元。

 

其中,非贷款融资不足2,000亿元,尤其是企业债融资从上月的2,167亿减少到451亿元,是2012年1月份以来的最低值。非贷款融资的萎缩,直接导致企业存款增量同比大幅减少。6月份新增存款主要集中在居民部门(近1.1万亿),而企业新增存款只有140亿元。

 

非贷款融资的大幅下降,主要有三个原因。1)政策当局对影子银行的治理力度加大。2)6月货币市场利率上升较快,商业银行或主动或被动调整了资产负债结构,减少了信贷投放。3)资本流动方向转变导致新增外汇占款较少。外汇占款数据尚未公布,但央行公布了6月底国家外汇储备数据,为3.5万亿美元,较3月底的3.44万亿美元增加了约600亿美元。以此估算,6月新增外汇占款可能为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我们此前对6月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的解释:诱导因素是资本流出带来的流动性减少。

 

银行业显示去杠杆的迹象。影子银行的收缩反映商业银行在对表外业务去杠杆。而从银行表内贷款的结构来看,我们注意到,尽管新增贷款较5月份显著增加,但主要集中在短期贷款。6月份短期贷款较5月份多增3,500亿元,而中长期贷款只增加了107亿元。这一方面反映制造业投资放缓导致对于中长期的信贷需求下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银行在试图将贷款期限缩短,以减轻期限错配,配合盘活存量的政策方向。但是,银行贷款的短期化只不过是将期限错配的问题推给企业,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增长。

 

向前看,在美元长期趋势走强,中美利差收窄的条件下,资本流出的方向将持续。但是,昨天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安抚市场的讲话可能会缓解短期内资本流出新兴市场(包括中国)的力度。人民银行将会维持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市场利率稳定,在必要的时候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提供流动性以对冲资本流出。但是总体上,货币增速将维持在当前相对前期较低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