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竞争力理应上升为何却下降?
--------一位在中国大陆和香港都进修过的非洲研究生不解地问话!
汪华斌
今天到一位朋友家去拜访,正好他的非洲研究生也在;于是就聊了起来。当我知道他也在香港进修过,就问他香港与中国大陆的区别在哪里。他说中国大陆与香港的硬件的确没有差别,而且人才比香港的还多;但他就是不明白,为何香港成为全世界竞争第一的地区;而中国大陆的竞争力却还在下降。
原来这位研究生在香港进修时,发现香港的设备还没有中国好;当时就很不理解,香港不是自由港吗;应该不会这么没有钱吧。而到中国大陆后发现这里的单位好像特别钱多,什么东西全部是进口最贵的;因而设备也就最先进了。再加上中国大陆人才济济,到处都是高级职称的人才;尤其是各级领导,更是政府补贴的人才。本来这应该是学术最先进的社会,可实际在中国大陆看到的除了引进技术外;竟然没有什么人是真正地研究技术。正因为如此,所以在香港进修过的他竟然认为到中国大陆是得不偿失;因为他看到的是大家除积极捞取自己的私利外,剩下的就是花集体(全民)的钱;所以大家在公款吃喝玩乐中也是热闹非凡,故而根本没有人在搞技术;这也是中国大陆假冒伪劣泛滥成灾的原因。
其实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首先是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只有人力资源最大化的社会才能更好地发挥经济作用;只有发挥经济作用的社会才能是走向繁荣,这样的繁荣才能是最佳竞争力的社会。正因为如此,所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公布了上年度的全球竞争力排名;结果竟然是中国香港力压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蝉联榜单第一,而中国大陆的排名在23位。说实话,就这23位的排名恐怕还有泡沫因素;如果真的剔除房地产与投资的泡沫因素,我想中国大陆的实际竞争力还要靠后。我们以中国足球为例就一目了然了,按理说我们这举国体制的足球早就应该是世界第一吧;因为我们社会搞足球的人其收入水平早就与国际接轨了,反而引得世界上不少足球淘金客来中国淘金;就这次卡马乔的收入全球排名第三,就知道中国足球的投入是多么有实力。然而最终中国足球还是只富了个人,而中国足球的实力水平的差距却是与世界越来越大。中国足球代表了中国的各行各业,全部都能由中国足球代表;有特权的个人赚钱都能与国际接轨,而实际实力却是大幅度下降。正因为如此,有些行业的实力下降得连进修的外国人都无法理解;这就是外国留学生不理解经济实力强大的中国,为何竞争力却只降不升。
我们看到在全世界的竞争力排名中,中国香港、美国、瑞士跻身于前三名;这是因为在前年的竞争力评估中,中国香港在世界竞争力评估中就与美国并列第一;所以去年竞争力的评估更是将美国比了下去,香港竟然是在所有竞争力评估指标中都名列第一;从而拿了个完美的竞争力100分。当然大家都认识到,由于其独一无二的经济能力、企业的活力以及全社会的创新能力;美国仍然是世界竞争力的中心。“美国对全球经济影响深远,若美国振兴,则全球成功”。相反中国大陆充其量只是世界经济的泄洪区,所以世界经济危机都希望中国(大陆)是一个真正的消费市场而不是出口大市场。正因为如此,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没有领导的功能;所以中国竞争力越低实际对其它外向型经济区域都是喜信。
当然国际竞争力与我们自己评定的竞争力指标体系完全不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本次全球竞争力排名涉及59个国家和地区;评审指标主要考量4项是政府效能、企业效能、经济表现和基础建设等方面。如IMD在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公开指出,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与大国地位不相符合;高端人才指数、教育与健康指数等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美国国家竞争力保持全球绝对领先地位,中国相比美国差距较大。而由中国人自己的竞争力也表明,美国整体竞争优势大部分方面都领先中国;尤其在经济结构、全球联系等方面优势更明显。如美国的人力资源结构层次高居榜首,拥有全球最多的科学家和技能人才;美国每百万人中从事研发的研究和技术人员数是中国的5倍。
为何我们社会应该增强的竞争力反而下降,这就是中国体制的原因;我们宁可不定员研发人员,也要定员官员。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的官员拥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特权;他们既是行政权力者,还是技术权力者;这些人在内是技术权威,在外却是游离于专业之外的人;这就是我们社会有能力增强竞争力而最后却是竞争力下降的原因,当然这也是我们与美国作为全球国家竞争力第一的差距原因。美国拥有先发优势,中国却是摹仿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这也是我们无论如何加快国内经济转型和社会改革步伐,但却很难追赶上美国的原因;当然它更是竞争力不升反降的国家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