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缅甸中资能担起西南战略责任?


在缅甸中资能担起西南战略责任?

在缅甸中国投资能承担历史责任吗?这个问题对于中国而言绝对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严峻问题。因为,我们在自己的国家中所干下的种种危害生态、竭泽而渔、疯狂索取与不计后果的案例早已比比皆是。由此,谁又能保证中国在缅投资跑到别人的地盘上就能突然变得科学而富于承担起历史、社会、生态与人文责任呢?

中国在缅甸的伊洛瓦底江上修建水力发电站项目,因缅甸政府考虑到其建设选址在克钦族地区的敏感地位,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严峻问题,而被缅甸政府暂时叫停。这一水电站项目是中国在缅甸投资项目中,潜藏着可能是巨大隐忧的一个典型代表。

其次,在缅甸开采铜矿所造成的地质、地下水系以及土壤与地表水污染等问题,在当地本就极不稳定的族群矛盾的基础上,其新增影响形同火上浇油。

在吴登盛尚未尝到苦头的自由市场经济目标下,即使是低污染的通信项目,中资与众多的国际投机行为之间,即将展开的恶性竞争也将是我们所始料不及的。

截至目前为止,中资的入缅投资几乎仍建立在原有的军政府及其社会生态基础上,其背后若隐若现的门类繁多的将军身影,与未进行国际竞争设计的项目机制,早晚都难以应付事态变化的严峻拷问。

中国在缅投资水电站,即使不因克钦族暴乱风险之影响,也是不顾生态而盲目开发能源的恶习惯性使然。看看长江上游之生态与水系现状,其最大支流嘉陵江所面临的断流枯竭风险已逐渐成为现实。整个长江上游所建造的层层叠叠而众多的水电站,几乎彻底打乱了长江水系最后的自我保持力,我们将自己的这种祸害习性从已然衰竭的长江直接搬到缅甸去,这哪有不酿出祸端来的道理?

缅甸可是一座经典的生态兼族群丛林,倘若中资在缅甸如此不负责任地随意肆虐,中国在缅的形象与战略利益受损只是迟早的事情。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经济势力,居然会带着如数的贪婪去到两眼一抹黑的野人山,却会收获皆大欢喜回来,这不成了痴人说梦了吗?

中国在缅投资要动脑子,不要直接搬运自己以往所熟悉的高污染、高损耗与资源高占用的劣质项目去破坏人家的生态,毁坏人家的家园,污染掉人家的天空、水系与伊洛瓦底三角地带盛产的大米、激起人家本就不安的民情与族情隐患,最终在人家心中彻底抹黑中国自己的政经之形象。

中国在缅投资须附加环境影响及生态评价的同时,还须附加上政治、族际、暴力冲突影响评价,还应附加行业长期运行影响的趋势评估。诸如练油、物流运转与管理及维护、功能配套的土地开发、产业配套加工业及就业技能培训等业的投资,应当逐渐成为中国在缅投资的主流,如此,才能确保中缅两国经济及社会进步之双赢并长久稳定运行。

中国在缅甸的战略利益比起赚取缅甸的资源之利不知重要了多少倍?倘若我们今天放纵了自己的贪欲去猛嚼了窝边草,那么,总有一天我们将面临中华民族不能承受之痛!

中缅海陆能源大动脉,既是中国为避免马六甲海峡的扼颈之危,更是中国为预防太平洋海域有大战事时,中国经济地理便于转向西部的战略安全屏障。今天,中国在尚未建成这一战略后备大通道之时,就搞得沿线一地鸡毛,这还怎么能体现出我们民族的起码品性与智慧呢?力戒已成习惯的贪婪与肆虐式建设,是中国走出国门的座右铭,中国应当自律中资在缅甸的进入规范,建立中国自我考核的违者必罚体系。

正如上述,中国在伊洛瓦底江上的密松电站建设是一个欠缺考虑介入的典型。密松本是克钦族的神圣而敏感之圣地,中国鲁莽地进入该地区而大兴土木,本就是将自己放在易燃易爆的危险品上面任由炉火猛烤。加上伊洛瓦底江又是缅北地区各族裔习惯上重要的水路交通通道,中国在自己国内动辄截断江流的烂章法被直接搬到缅甸去滥用,其激起长期而持续的民族反感与族群对抗几乎就是难以避免的。

加上近年来中国大量的地沟油及毒奶粉产品在毒害够了自己的同类之后,又被无序地销往缅甸,这种无法无天的泛滥行径几乎就是在公开嘲讽缅甸脆弱的民主社会的法制现实。

中国在缅北中心城市曼德勒多达35%左右的云南移民几乎掌握了缅北的城市商业与服务业,这在将来的缅北冲突中会被当作一个怎样的目标只有天知道。

中国在缅甸的战略目标正在被过于邋遢而放纵的市场丑行所淹没,中国应当尽快断然取缔这种自掘坟墓式的去缅甸肆虐的捞钱活动,重回负责任的中缅战略构建的政经及外交路线上来。

 

老夏

20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