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的课程


  我们教育孩子,常常从那些成功人士入手去教育,让孩子从小学会以这些成功人士为榜样,然而,孩子们对于这些成功人士,常常只知道其结果,却不知道其过程,因此,剩下的只有盲目崇拜,成为追星一族。要知道任何成功人士都有一个从0到1的过程,更何况成功的标准有多种多样,有些是无法复制的,有些是没有必要盲目模仿的。

  我们常常一谈起乔布斯就谈起他成功的苹果公司,一谈起比尔.盖茨就谈及他长期位居世界首富,但是,我们很少去探讨他们在他们年轻起步时,在车库里办的那个只有几十美元价值的第一个车间,还有他们艰难创业的开始。我们常常缺乏的就是这种创业初期的教育,还有这些人在0的位置时,他们是怎样转向1的,也就是怎样从无转向有,从少转向多的。

  一种文化与一种教育,恰恰是在这些方面最能够显示其魅力。创业不是等待孩子长大了才做的事情,而是从小就要准备好。从孩子第一次摔倒,学会自己爬起来开始,到平生第一次靠自己的力量赚到的钱,无论数目多少,再到自己选择的第一份职业,都是一个创业过程。

   犹太人的教育就是这样的。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参与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最早是帮衬父母亲的事业。目的不在于孩子真的能够出多少力,而是在这个参与过程中,孩子会养成主动做事的习惯,能够形成一种整合资源的能力。中国的父母常常不太理解为什么西方国家,在孩子仅有二、三岁的时候就让孩子自己学会吃饭、自己穿衣等生活自理的活计,他们会问,这些生活技能在孩子长大的时候,不是自然而然地会做了吗?我们从小不作这样的训练,现在不也已经做得很好了吗?其实,西方国家从小让孩子学会自主地做事,自主地生活,目标不是那点技能,而是养成一种主动的习惯与主动的能力,从小通过做简单的事情体验到这种主动的乐趣。一个人事业有成与事业平庸之间,这种主动精神的有无及多少是非常关键的。没有一个被动的人能够把事业创建成功。当中国父母在自己摔倒的一刻上前掺扶,并且刻意抚慰,导致孩子在父母面前哭起来的时候,一个脆弱的、被动人格的孩子正在成长。有些教育上的错误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教育孩子没有小事,每一件点滴的小事,最终都会在孩子身心中留下痕迹,有些还是终身难忘的。

  羊羊很爱吃零食,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父母不给就向爷爷奶奶要,这样下去,羊羊会养成只知道伸手向人要钱花,却始终不能够懂得钱在社会生活中的含义。我向羊羊设置的一个0到1的课程,就是突破羊羊对钱的概念的空洞与漠视。能否在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体会一次赚钱的辛苦?能否通过赚钱的活动让孩子明白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设置的课程是让孩子去卖一次报纸。让羊羊妈妈批发20张报纸,然后让羊羊去卖。这个过程不是那么简单的。开始羊羊不愿意去,说那是多么丢脸的事情。在大街上,就像那些散广告传单的人一样,硬塞进人家的手里,人家就随即把广告传单就丢进了垃圾桶,所做的事情,真的一点价值也没有,一点尊严也没有。羊羊妈妈反复做工作,说只是一次活动课程,关键是体验一下自己从来没有体验过的那种生活。

  当羊羊接受这个任务之后,她就积极地参与进来了。主动要求妈妈所批发的报纸不能够是同一种报纸,因为各个人喜欢看的报纸是不同的。要满足不同的需要,这样报纸就可能尽量多卖一些。然后考虑卖报的地点。先是想好在地铁口,因为地铁口过往的人流多,而且地铁口就在家门口,但是,小羊羊很快就考虑到地铁口就有报摊亭,在这里卖报可能竞争太激烈,因此,就想到了广州最热门的步行街——北京路。因此,坐地铁去了北京路。还想到要把报纸抱在怀里卖好一些,还是做一个报架放在地上卖好。是自己吆喝好,还是放一个音响,里面放一曲《卖报歌》,如果自己吆喝,有点难为情,如果在报纸旁边放一个音响反复放《卖报歌》,肯定会吸引路人。但是,准备音响与放那曲歌都不容易找。最后,在妈妈的监护下去了北京路,就那样抱着报纸,既没有吆喝,也没有放音响。在最热门的北京路步行街上,等候了两个多小时,一份报也没有卖出去。小羊羊自己分析卖报不成功的原因,就是那些好的设想没有去做。如果把报纸抱在怀里,见到过往行人,主动递上去,主动叫一声:“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看一份报吧?您想要什么报?”这样被递报的人很少会有拒绝的,这样卖报一定成功率会很高。20份报一定可以全部卖出去。还有就是在街边放一个音响里面放一曲《卖报歌》,这样也可以吸引一些人来注意。现在的结果是报纸一份也没有卖出去。还有,就是地点的选择可能也是错误的,地铁口卖报显然比北京路的步行街要好。因为人们匆忙之间买一份报上地铁就可以边坐车边看,而步行商业街人们只顾寻找自己要卖的商品,显然没有闲情看报。可见,并不是所有人流多的地方都适合卖报。羊羊的报没有卖成功,但是羊羊事后的总结却很到位。这次卖报让羊体会到了赚钱是极不容易的,即使20份报全部卖出去了,利润也只有2元钱,扣除来回坐地铁的费用,反而要亏本2元钱。如果从经营的角度来看,跑到北京路卖报显然是不划算的,最适合的地方仍然是家门口的地铁口。还有羊羊妈妈在旁边监护她卖报,这也严重影响了羊羊报的销售。羊羊妈妈作为监护人,应该适当远离羊羊,因为孩子自己卖报与羊羊母亲监护着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事后与孩子分析成败的原因,这个过程就是最好的教育过程。有时失败的教育效果要远比成功的教育效果好。

  通过卖报,就能够让孩子体验一次0到1的完整课程。孩子真正受到的教育,常常不是在课程上背诵了多少单词,学会了多少个生词,而是面对一个具体的问题,孩子学会了如何去处理,如何去解决。还有事前设计、过程体验与事后分析总结。这种行为方式与行为习惯,是孩子长大之后,能否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与行动能力的预演。在国外,常常会设计许多类似这样的活动课程。美国的教育家杜威将这种教育方式叫“做中学”,让孩子的成长建立在他原先经验的基础上。凡是脱离孩子经验的认识,所得到的所谓知识,都只是单纯记忆层面上的东西,背诵这些东西也许会在只需要记忆的试卷上拿到高分,但是,这些东西始终没有能够成为孩子生命中的东西,而且极容易忘记。孩子要学到活的知识,一定要在这样的活动经验中才能够获得。而活的知识,就是能够通过孩子的经验,转化成思想性格以及能力。国外的孩子单纯从试卷上看似乎比中国孩子所学要浅,但是,他们的孩子学到的是活化的知识,有生命中的经验作为基础,因此,主动性强,动手能力强,综合利用资源的能力强,创造性强。而中国的孩子除了从试卷上靠记忆力拿高手之外,什么也不会,就是因为我们缺乏了从0到1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