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化!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多年以来,由于其特殊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企业在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弊端与缺陷,随着政策环境的转变,市场规范发展已经显得越来越突出。企业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相似的问题:管理方式多以人治为主,缺乏制度化流程管理,由此形成的管理“瓶颈”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对于很多本土企业来说,管理模式如果不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变革,实现以命令为主导的模式向以分权和责权分配为主导的管理模式的转变;不实施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将很难促进企业经营流程的合理化和正规化,要实现稳步发展和飞跃也就根本无从谈起。
企业规范化管理现在它也已开始成为一个时髦的概念了。人们所说的制度化管理仅仅是强调要把企业老板或上司主管的稳定意志——不是心血来潮的冲动,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界定。它仅仅是相对于由情感主导的上司老板的随意性管理行为而言的,是与能人强权管理相对立的一种管理,强调的是事事有章可循的“法制”化管理。
企业规范化管理强调必须有一套系统的价值观念体系,对企业管理的活动进行整合。企业是一个有机整体,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行为方式、方法,也就不能是只零破碎的。企业是由人构成的,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人,而主导人的意志行为的却直接是他的价值观念。
百衲衣式地把其它企业的管理方式、方法东搬一点,西凑一点,是不能获得理想的企业管理效果的。一套系统的在企业内部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体系,是构成企业组织自我免疫、自动修复机能的基础。
企业组织有了这样一套价值观念体系为企业组织的运行提供指导思想,任何有违于企业发展正道的行为和作法,才能被及时纠正,避免不利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行为和作法,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灾难性后果之后再“肃反”纠正。谭小芳老师认为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化,首先了解一下企业管理的常见问题:
一、口号式管理。
工地上红旗招展,车间里彩旗飘飘。各种标语、各种口号、各种牌匾,管理者都想把各种理念通过这种载体灌输到每个员工的心灵深处,以为这么一贴一挂万事大吉。我们想一想,每天经手那么多次的钞票有谁刻意关注它的画面?何况这样的口号呢。
二、文字过多,数字过少。
大凡比较成熟的企业总有上百个管理制度和企业标准,它的可操作性到底有多强?文字过多,数字过少的直接后果就是扯皮拉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大家都没理。所以一定要建立企业组织管理系统,明确标准,把考核指标量化。
三、只做人,不做事。
但是少有为原则较劲到底的人,爱较劲的人往往被人们嗤之以鼻,其实企业管理必须要有这种较真的人,否则很多政策难以执行。但对于规矩,策划要活,管事要死,管理一旦有一处开了口子,就会有千万道口子出现,令人防不胜防,堵不胜堵。
四、贪大求全,照搬照套。没有正确判断自己是什么底子,处在什么层次,统统拿来,一股脑儿地塞到肚子里,不管能否消化得了。这些不良的管理习惯像幽灵一样在工作中神出鬼没。要想克服这些不良习惯,先得建立企业组织管理系统。
从整理、整顿、建设这三个简单的程序着手,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做,系统建好了,管理水平上去了,人的素养自然一步步提升,老板也就解放了,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企业的战略层面。
我们往往会看到,在管理活动中旧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出现,也就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是管理活动发展的常态。世界上没有绝对最好的管理,每个国家、组织和企业的都有自身的特殊性,所以,世界上只有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本土化管理方法。但是,管理有一个共性就是:管理需要一个持续不断的完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犹如中医学中治疗疾病的‘扶正祛邪’,在管理过程中就是一个“扶正祛邪”过程。
扶正祛邪”对管理活动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其基本原理。扶正:扶正是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理,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祛邪:祛邪是遵循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即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目的。所谓“实者泻之”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
在管理人、事时都可以采用“扶正祛邪”这种方法。因为管理的核心是人,任何事都离不开人去做,离开人任何事都无法做。管理的目标是要通过人来实现,但由于人存在观念问题、行为问题就会导致不同的效率,得到不同的管理结果。此时,企业需要不断地“扶正祛邪”才能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谭老师表示管理活动应从三个层面进行“扶正祛邪”:
第一,从观念上进行扶正祛邪。通过不断学习引导教育提高企业人对工作的认识,增强责任感,愉悦感。使企业人积极主动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从行为上不断引导纠正,使人们遵守工作流程及工作规章制度。
第三,从结果上寻根溯源,不断找出差距,不断引导教育,使人们的工作符合岗位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