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对那段罪恶历史的忏悔和道歉似乎成了中日关系中最难解开的"结"。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样一个象征性的"结"也没能解开,还未真正找到一个共同面对未来的着眼点,无异是历史悲剧在现实中的一种续写。
在如何对待日本侵华历史的问题上,许多有良知的日本人确在真诚的反省和忏悔,同时为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猖獗而痛心疾首;一部分人虽心里明白,但碍于民族尊严而保持沉默;一部分人确因受到蒙蔽而难以知晓其先辈们所犯下的罪恶,所以进行无知的辩解;另一些则既清楚日本的历史罪恶,又故意歪曲历史,否定历史,并以此作为调侃中国,表达仇华情绪的一种手段。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后三者特别是日本极右势力的咆哮几乎掩盖了前者的呼声,成为日本对待历史问题的主流情绪。由此也从整体上反映出日本国内对中日关系现状不满态度。按日本人中西辉政的说法,现在的日本对于中国来说是"打鼠棒下的鼹鼠一角"。在他们的眼中,中国已不能成为"朋友"了,"日中友好关系只不过是外务省的公式化立场"(这一语道破了日本在中日关系上的真正立场和态度),因为中国在诸如从"教科书"到"参拜靖国神社"等"日本的国内问题"上横加干涉,激怒和惹恼了日本人。那么,日本在诸如"教科书"到"参拜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上的结症,难道仅仅是对中国"总揪住历史不放"的一种心理逆反?
今天我们提倡中日两国人民尤其是青年进行交流和对话,这确是着眼未来,消除隔核的好办法。在这一过程中,日本人当然有资格就历史问题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许多问题可以平等地共同探讨和商榷,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双方的民族尊严和照顾双方的民族感情,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双方要有共通的人类良知、理性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但近些年来日本右翼势力越来越壮大、活动越来越猖獗的势态,日本国内一系列歪曲历史、美化侵略战争和战犯的越来越露骨的举动,实际上使这种对话和交流早已失去了和谐的气氛和环境,这类活动只能停留于形式的层面。尤其是对战争没有切肤之痛的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随着那段惨痛的历史渐去渐远反而变得更加隔膜和充满敌意。
日本政府的民意陷阱
comment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