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自己的好感觉,这是做人很重要的原则。要说这是自我保护,那就是做人最重要的自我保护。自我保护确实是自私的,但是做人如若没有一丁点自私,那是万万活不下去的。天下需要帮助和救助的人多多的是,如果没有一丁点自私,那就把自己的食品全分给别人去充饥,把自己的住处让给别人去遮风挡雨,把自己的衣着脱下来给需要保暖防寒人送去。自己还活不活!在保证自我基本生活资料方面,那是绝对需要自私的。利他,利人,是在个体基本生活获得保证的前提下才能出现的道德画面。
要保持自己的好感觉,首先是让自己感觉自己基本生活获得保证所带来的好感觉,对于这种感觉不能超限。对于自己能够有如今的衣食住行基本生活保证,要有良好的感觉,要感恩,要思来之不易。能够想到如今的基本生活来之不易,就会有感恩的情怀萌生,随之也就会有良好的感觉。可以这样说,有极大一部分的自我不良感觉全来之于自我对基本生活的不满,对自己目前的衣食住行不知足。要攀比,向高的看,向好的看,妒气十足,嫉意浓浓,那里还会有什么好感觉。
其次是让自己感觉对于自己从所处环境中能够获得生活运转的基本保证所带来的好感觉。如果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愤愤然,恹恹然,漠漠然,那就没有什么好感觉了。自己能够处于目前自己所处的环境,这是缘分,千载难逢的缘分,有她和她在自己的身旁,有目前这样的延绵条件,有自己目前的工作,自己能够在目前所处的时空中自然地运转,这是天大的幸运,我自当热爱自己目前所处的环境,珍惜目前自己所处的环境,甜意浓浓,爱意浓浓,谢意浓浓。
再者是让自己感觉自己的精神需求可以在现实运转中获得满足所带来的好感觉。个体精神需求的满足是个体在基本生活得到保证以后的重大需求,精神需求的范围极其广泛,人的精神需求是一种派生性更强、被动性更明显的高级需求。精神需求可以从物质需求派生而出,也可以从纯精神场需求派生而出。只要是人都有一定的精神需求,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个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有精神方面的需求,甚至会出现,物质需求满足程度越高,精神需求随之更为迫切的局面。精神需求的满足主要通过精神渠道,个体精神健全,心态成熟,就能够保证个体在精神需求方面能够获得良好的满足。
为了获得好感觉,特别要注意不要将自我感觉寄托在他人感觉的基础上,自我感觉无需通过他人的感觉来传递,自我感觉就是自我感觉,自我感觉绝对不能是在他人感觉的基础上再衍生的感觉。有一些人的自我感觉是需要通过对他人感觉来衍生的,这是非常可怕的,同时也是非常愚蠢的。通过他人感觉来衍生的前提是他人感觉,他人感觉怎么来获得,获得的准确性又如何,这是一个多么复杂的运转。看人眼色行事就是这种情况的一个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