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强调“两个意识”为经济护航


中央政治局强调“两个意识”为经济护航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认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仍然严峻,影响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既要看到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准备;也要看到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促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2年8月1日人民日报)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如何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才能沉着应对,科学决策,稳中求进。中央政治局在分析总结了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后,特别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体现了中央对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政治清醒,为下半年以及更长时期的经济发展工作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

   “患,忧也,从心。 ”从个人到国家,从人类社会到宇 宙自然,人心之忧,无处不在,忧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古人说: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种思想被概括为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可以使我们防患于未然;可以激励我们奋发图强。忧患意识,是国家长治久安之大计,也是一个民族发展腾飞的先决条件之一。只有居安思危,反骄破满,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不迷失方向。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上行趋势尽管比较看好,但是,经济运行中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依然很多,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退的背景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群众的幸福指数还没有达到预期,一些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这一切都容不得我们自满骄傲、沾沾自喜、好大喜功,必须牢记忧患意识,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思想准备、政策准备、力度准备。这样,才能在激烈竞争的时代大潮中不被淘汰,才能在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责任决定成败,责任重于泰山。责任是一种能力,又远胜于能力,责任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品格;责任就是对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毫无怨言地承担,并认认真真地做好,这就是责任。责任是使命的召唤、是能力的体现、是制度的执行。责任意识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意识差,很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经济,是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是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肩负的重担。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各项决策部署上来,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不折不扣抓落实,勇于担当,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成绩。只有这样,中央确定的“向改革要增长”的思路将得到延续和实现。反之,一旦精神懈怠,责任意识缺失,将会让落实打水漂。

  发展是硬道理,落实是真功夫。“年中定调”,关键在狠抓落实。而落实必须靠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保驾护航。这是一种要求,更是一种力量、力度、力道的提升。那就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当前与长远,更加注重拓宽增长空间,更加注重提高增长质量,更加注重激发发展活力,更加注重共享发展成果,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那就是胜不骄,败不馁,是一种永不言弃的志气、永不言败的勇气。这种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不但在经济工作中要始终保持,在其他各项工作中都要切实增强。唯此,方能成就事业,实现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到底。

  (倪洋军)

相关新闻:

  胡锦涛主持政治局会议 讨论研究当前经济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