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强调金融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实体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服务实体经济离不开来自银行体系的资金支持。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为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本身对金融功能的需要,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产生、存续和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与核心依据。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银行业的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始终应辅助、服从和服务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基础稳固,银行业发展方可持久稳健。如果实体经济不能健康发展,银行的稳健经营也就难以为继,银行利润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要显著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据报道,2012年5月4日,重庆市政府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专题研究重庆金融改革发展和金融如何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会议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有关金融调控政策,按照市委提出的保稳定、促增长的要求,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进一步抓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推动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促进全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重庆因渝富模式和政府投融资平台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重庆金融业界认为,近年来,重庆经济驶上快车道,一、二、三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债务处于可控状态,政府融资平台有较强的偿还能力。大家在讨论中认为,今年以来,重庆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而且经济发展动力结构良好,国企、民企、外资三个轮子一起转动,相得益彰。这些年,重庆国有经济快速发展,市属国有企业资产已位居全国前列;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也在快速发展,在全市经济中的占比由直辖初的25%左右,提高到2011年的62%左右。这是重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两个毫不动摇”方针的生动体现。重庆工业结构也形成较为合理的布局,电子信息产业、汽摩等装备制造业和钢铁、重化工等传统产业三足鼎立,都显示出很强的发展后劲,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庆房地产通过政府在供求、土地、税收、金融杠杆、保障房等方面的综合调控,也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特别是重庆的几大投融资公司,储备了数万亩的城市开发用地,不但为城市建设和资金融通提供了有力支持,而且成为政府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重庆的政府性债务一直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重庆始终绷紧政府性债务风险这根弦,从2000年起,就推出了“优化市级债务、控制区县债务、消除乡镇债务”等系列措施。目前,重庆政府性债务余额占全国政府性债务的比重,与重庆人口、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占比大体相当,重庆政府性债务余额与全市财政支出之比,与全市GDP之比,均在金融界公认的合理范围之内。
重庆金融业今年实现开门红,一季度贷款增长20%,不论是银、证、保等主流金融机构,还是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金融要素市场、离岸金融业务,都取得长足发展,去年金融GDP占比达到7%,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重庆辖区内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存贷比、利润等指标,都是在全国最好地区之一。
随着重庆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大量资金需求,货币和信用相互融合渗透,实体经济进一步优化升级,经济活动的复杂程度大幅提高,对金融的需求也扩大到风险管理、信息处理、产权分割等多方面,银行也从简单的“融资中介”逐步转变为集提供支付、融资、信息、监控、财富管理、风险管理等多种金融服务于一身的“服务中介”。在货币政策保持稳健的情况下,进一步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金融资源,提升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和效率显得尤为迫切。重庆市长黄奇帆提出明确要求。他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有关金融调控政策,顺势而为加快金融改革发展。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按照中央深化金融机构改革的精神,结合重庆正在推进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要进一步拓宽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同时高度防范乱集资风险。要大力加强证券、保险市场建设,推动金融市场协调发展。
重庆强调金融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comment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