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个人生活难


  首先,日常生活没有避风港。农民工在城里干的是最脏最累最险的工作,住的是工棚、地下室或城中村,吃的是粗茶淡饭,过的是“大集体式”生活,日复一日的辛苦劳累之余,不能享受家人之间互相帮助、体贴入微的关怀和呵护,就是想吃一顿可口的饭菜都是难上加难。有了头疼脑热拉肚子,没有家人的照顾,只能自己忍着。其次,工余时间白白浪费。如果在农村,闲暇之余可以和家人相守在一起,教子、养老、夫妻沟通,履行一份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夫的责任;或是在自家的庭前院后,种瓜养菜,搞一些家庭副业,补贴家用。但在城市,工作之余只能举首望天、独守工棚,再无其他事可干。再者,精神找不到栖息地。“偶闲也作登楼望,万户千灯不是家”,农民工在城里是“孤家寡人”,没有家庭的温情,也没有说道和倾诉的对象,经常遭受的是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几乎没有文化娱乐生活,思家思乡之情难以排遣。每逢工余空闲或节假日,对别人意味着团聚和快乐,对农民工而言,恨不得“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更多的则是无尽的思念和苦涩。生活和精神的重压,加上职业病高发,医疗跟不上,他们的生命周期无疑缩短,有关资料显示,大城市人均寿命比农村人高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