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的妙韵


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视伤血,久卧伤气,古代中医常以此五久不宜来告诫人们当动静交替激抑。上面所提的肉骨筋血气其实并不是和久坐久立久行久视久卧一一对应的,这是我国古人行文的一种习惯。

现代人们对这一古训在全世界范围里都已经具有了清晰的认识,而且似乎已经有专家在从事这样的研究:一天站多少时间为宜,一天坐多少时间为宜,一天看多少时间为宜,一天睡多少时间为宜,一天走多少时间为宜,一天想多少时间为宜,一天跳多少时间为宜,等等。一天吃多少为宜目前已经有了食物比例图例,一天睡多少时间为宜也有了一天睡七小时与人的生命最具良佳对应的断论,我想不久以后肯定在坐、站、走、跳、看、想方面会有研究成果。

我的动静交替激抑理论其实是模糊地解决了人们的活动态势应该如何合理搭配的问题,是模糊地解决了如何摈弃久坐久立久行久视久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人的行为内容多多,不仅有坐站走跳卧看想吃喝拉等等,还有跑转撑压挺睡躺抱吻捏等等,…但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动态行为与静态行为。

人的行为在单一运转时,往往都不可能坚持很长的时间,不管是动态行为还是静态行为,运转时间一长就会觉得十分疲劳,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视伤血,久卧伤气,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人提出了动静交替激抑,并且还创建了一套有效的方法。运用动态行为和静态行为的交替出现,按照心理自我调适的需要,时而激发,时而抑制,以达到心理平衡和恬怡的几套具有一定模式的行为所构成的系统,称为动静交替激抑心理自我调适系统。这套系统不仅解决了“久XX”,还为个体迎来心理平衡和恬怡。

动静交替激抑的六套动作有动态行为,也有静态行为。“端坐”、“桩立”、“怡卧”、 “静适” 是静态行为;“健行” 、“欣跃”是动态行为。《英国运动医学》指出,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坐着的人,肥胖、心脏病发作或死亡的风险更高。而在现实世界中,确实有很多人经常是坐着的。我建议这些人应该每天适时健行和欣跃。

在这里,我想着重介绍一下欣跃,这种动态行为无需场地,只需要一块立身之地即可,所以这一动态行为是可以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运作的。欣跃由四组基本行为组成,每组基本行为包含四个行为元素。基本行为一:宁立蓄势。包含4个行为元素:      i、两脚平行;ii、提胯收腹;iii、正首挺胸;iv、气守丹田。基本行为二:小跳活体。包含4个行为元素:i、脚尖弹地;ii、轻跃腾空;iii、活体舒筋;iv、满怀喜悦。基本行为三:欢欣腾跃。包含4个行为元素:i、欢欣发力;ii、弹性猛增;iii、轻身添翼;iv、趋高不止。基本行为四:情满智溢。包含 4 个行为元素:i、恬怡满身;ii、神清体爽;iii、思路敏捷;iv、才智横溢。

以上16个行为元素中半数是内在行为。这半数内在行为是气守丹田的沉运,满怀喜悦纳心扉,欢欣发力威无比,趋高不止高无垠,恬怡满身心自在,神清体爽乐无穷,思路敏捷拓新意,才智横溢慧灵通。

    在具体跃动中注意:原地起跳,每次跳动36下,每跳一下,人体在空中顺时钟旋转10度,36下跳动结束时,正好人体顺时钟旋转360度,人体仍旧在原来所站和所跳的地方。结束使时,要大声地呼号“开心,开心,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