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证指数探低2132点之后,一轮反弹行情随之展开。本周一,股指曾上摸2478点的近期高点,上涨幅度达到16%。在股指上涨的带动下,个股行情异彩纷呈,期间涨幅超过30%的股票高达500只,像罗平锌电超过一倍,宇顺电子、荣之联等涨幅亦超过九成。近期的反弹,也成为不折不扣的低位抄底者的盛宴。
与股市反弹相对应的,则是新股挂牌的表现。像去年那样大面积破发的现象目前已经较少出现了,“新股不败”神话再次上演。如周二挂牌的两只新股中科金财、卡奴迪路,收盘时涨幅分别达到82.09%与25.86%,中签不再像“中弹”,而是实实在在的“中奖”。A股市场向来都有“炒新”的情结,即使是在股市行情低迷时亦不例外。也正因为如此,龙年股市反弹的大背景下,新股同样遭遇到投资者的追捧。
继前不久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罕见地力挺蓝筹之后,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再次进行了力挺。监管层一周内两次力挺蓝筹,这在A股市场的历史中也是“空前”的。而在上周末,在由上交所召开的“价值投资与蓝筹股市场建设”座谈会上,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负责人表示,蓝筹股是市场的主体,是股市价值的真正所在。并要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树立长期、理性、价值投资理念,率先引领价值投资。短短时间内三次力挺蓝筹,其意味显然是深长的。、
一方面是监管部门对于蓝筹的罕见力挺,另一方面却是对于市场炒新股的频频警示。而沪深交易所亦在近期先后向市场警示“炒新”的风险。如上交所分别在2月16日、2月27日,深交所分别在2月17日、2月23日均以统计数据,说明盲目追逐新股的“后果很严重”。
深交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在深市挂牌的575只新股中,截至目前已有515只跌破首日收盘价,跌破比例达89.57%。在首日收盘涨幅100%以上的34只股票中,已有33只跌破首日收盘价,最大跌幅达70.15%;首日收盘涨幅50%至100%之间的股票100只,已有98只跌破首日收盘价,最大跌幅达70.62%。而沪市方面的统计数据表现出惊人的相似。这说明,炒作新股确实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新股风险巨大,显然与IPO市场化改革有关。但投资者的盲目炒新行为,同样有值得反思的地方。A股市场不仅是“圈钱市”,也是一个“投机市”。股市“铁公鸡”的横行与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意识的淡薄,再加上股市制度建设、市场监管等多方面的原因,投资者常常热衷于博取差价来获取盈利。但是,疯狂投机的结果,不利于A股市场的正常发展,同样不利于投资者本身的利益保护。
笔者以为,监管部门同样罕见地频繁警示新股的风险,值得广大炒新股的投资者关注。稍有股龄的投资者应该不会忘记,2007年“5?30”前,监管部门同样是频频地警示市场风险,但市场不为所动,结果最终遭遇了“5?30”的“洗礼”,“买者自负”不幸变成了现实。因此,对于此次的警示,投资者千万不能漠然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