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年第一期《小说月报》读后感


                                读谈歌的《扩道》有感   

                                              
  

   读完谈歌先生的《扩道》,有一种大呼痛快的感觉。读这样的小说很过瘾,很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共鸣。
  首先说这篇小说的写作角度。按一般的惯例,写这样的题材往往会站在群众(弱势群体)的一边,说官场的斗争和腐败。而谈歌先生却是站在了政府的角度,把一些复杂的故事和人物穿插期间,却一点也不显得杂乱。这多少让我想起了那篇著名的小说《新星》,可以说,《扩道》和《新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是时间上的不同罢了。想必,谈歌先生写作此文,也有呼唤正义,呼唤改革,呼唤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政府的意思。尤其刻画了张辰光这个县委书记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其次,小说中描写的拆违也好,工厂破产也好,作者也是站在了政府的角度。这和当前存在的强拆舆论一边倒的现象有所不同,作者好像在告诉大家,在某些事件的背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所知的细节,人们习惯了同情弱者,所以弱者所做的一切就都是对的,作者比较理性的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同时也谴责了一些政府干部在中间和稀泥,也正是这些领导干部的不作为,导致了现在官民之间的对立,问题一针见血,很痛快。
  另外,在小说后半部出现的“下洼地村”,这才是这篇小说要着重描述的部分。“下洼地村”在中国有相当的代表性。从前我也听说过类似的例子,比如政府故意刁难投资者。为了一点利益当地人就破环人家的工厂,围攻、堵路。《扩道》很典型地刻画了这个村庄,更为可耻的是这个村庄的前人出卖抗日军队的行径。而这些前人的行为在后人身上并没有得到改变,他们依旧贪婪,依旧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出卖良心。更有甚者,有政府的官员参与其中,无形中助长了这种私利之心。小说鞭挞了“下洼地村”,其实也在提醒后人,我们需要反思,我们需要忏悔,我们需要改变。如果再上升到某个高度的话,是我们当前社会存在的矛盾,需要政府和群众一起来反思和改进。
  《扩道》是一篇好小说,放在《小说月报》2012年第一期的头条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