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吉良:改革的“难”与“易”
作者:万吉良 时间:2012-12-12 <中国改革论坛》2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
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并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作出了部署。这份充满改革创新气息的报告,提到改革86次,字里行间传递出诸多改革新指向。
尽管,人们都认为改革是大势所趋,但普遍也认为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难度不少。其实,改革的“难”与“易”是辨证关系,关健看你如何看与干的问题。
说改革进入“深水区”,有难度,是针对改革初期“摸着石子过河而言”,说明改革已到攻坚阶段,必须调整现有利益格局,比如政治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教育,医疗,社保等涉及重大民生项目的改革等。特别是收入分配、征地、户籍等“难啃的硬骨头”依然存在。
但只有改革,才能产生动力,激发活力,凝聚人心。如只有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才能让新生代农民工看到希望;只有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才能遏制乱占乱征耕地现象,保护农民的利益;只有进行民生领域的改革,才能体现“公平”,让人们活得有尊严;只有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才能让老实人不吃亏,投机者难钻营。
改革说难也难,说易也易。不管你是如何改革,只要你的改革取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诉求和智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符合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能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就一定会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再难的改革也变得容易“碰一碰”了。
万吉良:改革的“难”与“易”
comment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