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一斑而知全豹,落一叶而知秋至”?博恩凯死了,贝塔斯曼跑了,明天呢?
网络进入商用时代,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正在发生趋势性改变,如果经营不改变,企业一定会死,而且死得一定很惨,很难看!
谁会是下一个贝塔斯曼,谁会是下一个博恩凯?

贝塔斯曼从中国全线撤退
贝塔斯曼,在中国举出白旗?
身为世界500强,苦心经营13年,曾经拥有150万会员的德国贝塔斯曼中国书友会,黯然宣布,7月31日前,关闭旗下21世纪图书连锁有限公司在全国18个城市的36家门店。从今天起,将停止接受新的订单,同时停止所有网上订购及目录订购。
尽管贝塔斯曼也曾经财大气粗,烧钱如纸,但终于因为“市场环境的变化”全面退出中国的图书业务。
是贝塔斯曼的书友会模式出了问题?非也,消费者永远喜欢交朋友、结人脉,永远喜欢有优惠、讨便宜,永远喜欢被服务、被尊重。书友会会员制方式,今天不会过时,未来若干年也不会过时。
谁打垮了贝塔斯曼?
2003年,当张国庆巨资打造当当网上书店的时候,贝塔斯曼却巨资收购北京21世纪图书连锁公司40%的股份,在全国陆续开设了36家连锁书店。
曾经任职贝塔斯曼书友会总编辑三年、现任99读书网总裁的黄育海说:
“贝塔斯曼在华13年,最大败笔就是没有全力进军网上书店,他们的在线销售很早就建立,但是并没有全力进军这一业务,没有想到网上书店居然能发展这么快。”“如果当时转型B2C网络图书销售成功,当当、卓越的机会很小。”
如果贝塔斯曼重点转向网上书店,当当、卓越有没有出头的机会,今天已经无从论证,因为这个前提本身就不存在。但是,如果能重点转向网上书店,贝塔斯曼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大的生存机会,到是非常确定的。
刚才提到当当网和卓越网,这两大以图书销售为主的网站,2007年的合计销售额约为8亿元,虽然占国内图书销售额只有区区2%至4%,但销售增长速度达到70%至100%.同时,根据业内人士预计,未来3至5年内网络销售占全国图书销售份额将达到20%至25%。
博恩凯,死得其所?

这种景象再也没有机会看到了
曾经在深圳音像界呼风唤雨的博恩凯宣布关门歇业。
博恩凯成立于2001年9月,由深圳市邮政局投资。几年时间在深圳开设了40多家连锁店,成为深圳市规模最大的音像连锁企业。
但是,今年5月15日,博恩凯在全市的40多个网点已全部停业。
投资方深圳邮政说:“博恩凯业务不是邮政主要业务,所以才进行这样的战略调整。”
事实真的如此吗?
假如博恩凯业务很好,从现金流到利润都非常正常,邮政没有理由让博恩凯如此猝死,可以通过整体转让的方式,回收一定的资金。
今天,网络音乐消费已经占到全部消费的40%以上,这些和网络竞争的传统渠道,如果不改变经营方式,未来一定会死,而且死得非常难看。
四年前我已经预知到了这样的结果
对出现这个结果我一点也不惊奇。2004年年初的北京图书年会上,借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的顶楼,我和国内60多位民营书商交流的时候,我就宣称:“互联网将改变图书市场的消费结构,未来5年,中国的图书市场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将会有一大批外企书商和民营书商将先后倒下。”
我当时列举了医药行业湖北九州通的事例,告诉大家,10年前曾经在医药批发市场的呼风唤雨的大佬们,10年后99%已经不见踪影。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的改变一定会引起整个产业的变迁。
我当时说: “因为国营书店有国家的政策扶持,没有场租成本的压力,外企和民营书店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他们最好的发展道路就是走向互联网。”
贝塔斯曼和博恩凯是商业形态变迁与转型的缩影
新华网报道,截至今年2月份,中国网民人数达到2.21亿人,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根据《电子商务世界》报告,2007年中国电子商务全年交易金额达到1.5万亿,其中,中小企业占58%,达到8700亿,而且发展速度非常快。
连续5年,百度公司对网民搜索和购物行为关联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07年,网民搜索和购物的关联度达到50%,也就是两次搜索中就有一次和购物决策有关,而5年前,比例只有5%。
今天是中小企业进入互联网最好的机会。错过了互联网,你错过的不是一次机会,错过的是一个时代。
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高效的工具,互联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个奇幻变化的魔方,是中小企业创新的天堂。(文/单仁)
文章来源:单仁资讯官方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