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毛乌素——沙漠里的传奇


界之大,人的知识面之窄小,往往是在某个事物展现在你面前你才知晓。比如毛乌素沙漠,笔者早闻其名,却不知道鄂尔多斯那些广袤的沙地就是毛乌素沙漠的一部分。不过如今的毛乌素已经很难见到黄沙万里遮天蔽日的景象,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封沙育林、植树种草,数万平方公里的沙地已经披上了绿色,显现出盎然生机。

主人为了让我们多看看鄂尔多斯的风貌,行程安排非常紧凑,在参观了东胜区好几处颇具特色的物景之后,特意安排我们去了位于达拉特旗的库布齐沙漠东端的响沙湾沙漠公园,让我们领略茫茫大漠的狂野和魅力。
与欧洲田园般的鄂市美景相比,响沙湾确实给了我惊诧和震撼。
漫无边际的沙海如波峰浪谷,形成了无比雄浑无比诡异的景致。你看,风和日丽白云悠悠,走进沙海,便有阵阵朔风吹来,卷狭着无数细沙钻入你的衣襟,你的口鼻,击打着你的脸颊,让你无法睁开双眼。我们坐上卡车,冲击沙的沟壑;骑着骆驼,攀上沙的峰峦;乘着小火车,体验沙漠旅行的情趣;可是我们没有听见流沙的声音,主人说,这些年几乎听不见了,这里再也不是昔日的荒漠,而是人为打造的公园。成千上万亩沙丘已经被植物覆盖,这里是刻意留下来的沙漠公园,出卖荒凉,出卖原汁原味的自然风光,让来鄂尔多斯的客人领略毛乌素的风情,回味渐渐消失的记忆。
如今的内蒙早已不是马背上的时代,我们的旅行是在高速路上进行的,几百公里的路程倏忽之间丢在身后,夜色苍茫中,已经来到鄂尔多斯西边的鄂托克旗乌兰镇一个名叫包苏木的地方,那里有一家闻名遐迩的温泉酒店。
次日,黎明即起,发现这个酒店竟然孤零零兀立在草原之上,天际开阔得无边无垠;鄂托克旗虽然只有12万多人口,却拥有2.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物产丰饶,资源无数,尤以天然气、石膏、煤炭为最,人均GTP已超2万美元,在自治区内、国内县旗一级早已名列前茅。
距乌兰镇不远处有蒙元影视城,再现了成吉思汗时代的辉煌,刚刚杀青的一部描写蒙元时代的电视剧就在此拍摄。鄂托克旗是蒙元文化重要的传承地之一,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蒙古族歌舞、宗教祭祀、民俗风情等特色文化。蒙元文化影视城是全国首个按蒙元文化风格建设的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影视旅游区,建有诸多场景,其中“金顶大帐”直径34米、高度22米,真实再现了成吉思汗建立的横跨欧亚草原帝国的军政要务处理场所。
车轮继续滚动,我们在茫茫戈壁草原上受到了鄂托克前旗牧民的盛情迎候,蔚蓝色的哈达和醇香的美酒让我们受宠若惊;我们还去了示范牧户巴图青克勒丰收的庄园,目睹了他借助城乡统筹试点建设的有利契机,科学种植牧草、饲料,引进纯种小尾寒羊母本,建立肉羊三元杂交母本培育基地,迅速致富,成为依托有限资源、发扎规模化、机械化、效益化农牧业致富的典型;给我很深印象的是昂素镇哈根图嘎查城乡统筹新兴村庄里的那个标语:开动脑子,赚大票子,住好房子,过好日子!如今科学发展观已经深入鄂尔多斯的辽阔牧场乡村,牧民有了前进的动力,更有了实实在在的希望。
令人意外的是,此行的高潮不经意间在示范牧户达楞巴雅尔的家宴上出现了。
原以为这是一餐蒙族特色的午餐,丰盛的奶茶、奶酪,大块的牛羊肉,让我们大快朵颐;而后是丰盛的主食,不绝于耳的歌唱,不停不歇的敬酒,高度的“蒙古王”让每一个人都血液喷张,脸红筋涨,兴奋异常。
此刻,高亢的蒙古长调响起来了,一位彪形蒙古汉子走到案前,挥刀将一只整羊分解开来,送到每位客人座前;尾随而来的是美丽的蒙族姑娘,唱着祝酒歌,把一大碗美酒捧到你的嘴边。伸出右手无名指,敬天敬地敬自己,一大银碗的美酒顷刻间便下了肚。
反反复复,你来我往,天旋地转,亦歌亦舞,我们也学着蒙族兄弟姐妹的招数,向主人敬酒,把这场家宴变成了民族团结的嘉年华欢乐汇。那只全羊也被我们消灭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条肥硕的羊尾。只见蒙族兄弟将洁白的羊尾片成长条,恭敬地送到客人嘴边,让你完整地滑下肚去。
吞下,再饮酒,不肥,不腻,很舒坦。
坐在我一边的鄂前旗朋友说,这是“献羊背子”,也就是献全羊,是蒙古族最隆重的迎客礼节,只有尊贵的客人才能享受。
那一刻,我醉意醺然,有一种感动,弥漫全身;至今,仍回味无穷。
 


 

鄂尔多斯装备工业园区
鄂尔多斯装备工业园区
东胜区万佳小学一角
东胜区万佳小学一角
高楼白云
高楼白云
"大食堂"农家乐丰收的小米
雷神但但在"大食堂"农家乐丰收的小米地里
骆驼队出发了
骆驼队出发了
响沙湾沙漠公园
响沙湾沙漠公园
鄂托克旗乌兰镇温泉酒店
鄂托克旗乌兰镇温泉酒店
蒙元影视城
蒙元影视城
“献全羊”开始了
“献全羊”开始了
主人敬酒
主人敬酒
沙海
沙海
盛宴
盛宴
欢迎酒大碗喝
欢迎酒大碗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