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的红宝书


 职业素养的红宝书

文/著名中层管理与职业化专家李绘芳
 
 
 
 
前言:
 
职业素养鼻祖SanFrancisco在其著作《职业素养》中这样定义: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具体量化表现为职商(英文careerquotient简称CQ),体现一个社会人在职场中成功的素养及智慧。
 
著名企管专家李绘芳老师指出,简而言之,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的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它不是以这件事做了会对个人带来什么利益和造成什么影响为衡量标准的,而是以这件事与工作目标的关系为衡量标准的。更多时候,良好的职业素养应该是衡量一个职业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我们常常说某某职业素养真高,某某职业素养太低。那么,这个叫“职业素养”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走在书店,偶尔会见到一、两本员工职业素养方面的书,惊喜之余正准备仔细阅读,结果却大失所望,几乎都是讲的职业礼仪方面的事情,难道。。。难道一个刚刚洗脚上田的农名,你给他弄一套皮尔•卡丹穿上,他真的可以成为翩翩绅士吗?
 
要么就是拼命的讲职业技能,难道这些年我们的培训讲各种管理技巧的还少吗?一个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从360度一直到平衡积分卡,凡此种种,但是效果呢?!人们忘记了,其实技能的获得是容易的,人们也忘记了,如果没有优秀的品质,掌握技能越多,可能对社会,对企业的危害越大,抗日战争时期,好多懂日语的都当了汉奸!
 
李绘芳老师认为,职业素养是一种职业态度,是一种情感,也是职业道德的崇高表现。惟有对自己的职业投入情感才能更容易在工作中取得突破;惟有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才能创造辉煌。敬业不仅仅是为了保住饭碗,拥有一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要树立职业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感。
 
认真敬业的人也许一时并不能获得上司的赏识,也不一定能得到极大的利益,但至少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这样,时间一长,敬业精神会让我们得到丰厚的回报。那些投机取巧的人即使利用某种手段爬到一个高位,但这种人“高处不胜寒”,终会受冻挨饿的,同时这种人往往被视为人格低下,无形之中给自己的成功之路设置了障碍。不劳而获也许非常有诱惑力,但事情泄露后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他们会失去最宝贵的资产—名誉。
 
受人尊重会让我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加。不论我们的薪水多低,不论老板多么不器重我们,只要我们敬业,拥有职业素养精神,毫不吝惜地投入我们的精力和热情,渐渐地我们就会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和自豪,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以主人翁的精神,认真负责地对待工作,工作自然就会做得更好。
 
事实上,各行各业都需要认真的人,因为认真精神是培养敬业精神的土壤。如果我们在工作中没有认真精神,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所以,不管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平凡的也好,令人羡慕的也好,都应该认真负责,以求不断地进步。
 
认真做到尽职尽责,会让我们的事业走向成功。一个成功的经营者说:“如果你能真正制好一枚别针,应该比你制造出粗糙的蒸汽机赚的钱更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有领悟到这个道理。
 
我们应该把认真当做敬业的一种表现,有了这种习惯,我们就不会为事业的发展而发愁了。即使我们的职业是平凡的,如果我们能以认真敬业的态度去工作,成功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所有的成功人士无不是以认真的态度来经营自己的事业。
 
世界上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就是一个对工作十分认真敬业的人。他的老搭档克拉克曾这样说过:“他有条不紊认真到了极点,如果有一分钱该归我们,他要拿来;如果少给客户一分钱,他也要客户拿走。”
 
另外,有一些单位和个人往往忽视职业素养的培训,忽视意识、道德、礼仪行为等方面的培训。这就难以从根本上提升职业素养,提升核心竞争力!要想具备竞争力,就需要让所有的员工都像正常运转的链条中的每一节一样,由内而外的做好本职工作,否则难免会让单位变成一盘散沙。
 
通过一些精彩名人案例故事李绘芳老师得出以下结论:强烈的兴趣加上持续的努力才是造就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本要素。产品的质量来自于企业每一道工序的精工细作,如果生产线上每一个员工都能把自己的心思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上去,他所创造的社会业绩丝毫不亚于那些精英们。
 
有能力做一件事情是一回事,做好这件事情又是一回事,懒惰和缺乏激情的人,即使才华出众也未必能做好工作,平凡普通人士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忠诚倒是经常取得令人欣慰的佳绩。在这两种人的竞赛中,天平最终总是偏向能够做好事情的人。
 
企业员工职业素养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发展,也决定了员工自身未来的发展。是否具备职业化的意识、道德、态度和职业化的技能、知识与行为,直接决定了企业和员工自身发展的潜力和成功的可能。最后,李绘芳老师建议所有企业的员工培训,从培养员工的职业素养开始,从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