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南充结合点的区位优势乘势而上
李华新
1月14日,省人大代表、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先后到南充代表团和巴中代表团参加审议。他指出,我省正处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期,要加快推进“两化”互动、“三化”联动,千方百计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四川日报》120115)
南充变了——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337亿元增加到去年的预计1010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超过9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近百万。仅一项蚕桑产业,就让升钟库区曾经的“光棍村”户均收入5000多元。
南充在经济发展中近几年,巴中与外界的距离在规模空前的交通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中不断缩短。巴中老区脱贫致富,要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整体,同步规划,联动推进。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这蒋省长特别赞许的一种精神,而且是在山门大开之后,南充的经济发展已经使得这个地区巴中的城市,感到了自己的优势存在,但要缩小差距,就必须依靠自己的苦干来改变自己的面貌,作为又一个GDP过千亿元的市,是成渝经济区中重要的次级中心城市,要乘势而上,进一步推进“两化”互动,加快做强做大。
而要真正改变巴中的面貌,交通依然是个关键,因此目前以及那个非常明确的下一步工作,也是很明确的:要一手抓交通骨干网络建设一手抓各种交通方式的对接融合,完善功能配套,同步发展现代物流。要实施好亭子口和升钟二期等重点水利工程,解决老旱区的问题。要紧密结合促进农民增收来发展县域经济,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引导农民从现代种植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林业中拓宽稳定增收渠道。
作为一个拥有丰厚资源的地区,巴中既是国家粮食储备基地,又是商品粮输出基地。骨干经济作物中的蚕桑、烟叶、茶叶、油菜、水果、甘蔗、生姜等已形成规模优势,通江“天岗银芽”获国际博览会金奖,南江大叶茶被国家列为优质品种推广,“云顶绿芽”、“云顶茗兰”、“光雾茗峰”等跻身国家名茶行列,获国家AA级绿色标志。 巴中资源丰富。光热资源充足,生态优美,物产丰富,发展生物工程前景广阔。
因此说,巴中的经济优势也是得天独厚的。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加快产业培育,立足巴中地处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结合部的区位优势,研究自身宝贵的生态资源,着眼变化了的消费需求结构,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现有的资源性产业要延伸产业链,追求产业高度化,强化节能减排硬约束。要实施好国家及省里有关连片扶贫开发的规划,帮助秦巴山区群众加快脱贫致富。
“两化”高度融合、相互支撑、加快发展的问题,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增加现代业态比重,提高优势产业和高端产业的集中度。这是蒋省长的见解,更是巴中加快发展的锦囊妙计。相信,拥有资源优势的巴中已经会受益于“两化互动”的战略部署,取得长足的发展。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