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上篇说到,1984年4月底,我大四后期的日子)
1984年5月1日 星期二
中午饭后,宣捷来了,二人聊了2个多小时。宣捷告诉我,张福根回来了;我心说,没见他来这,他会不会是生气了?上月29日,张福根和宣捷来我这玩,我和宣捷一唱一和地开他的无笑:我说“我要写一部小说《一个司炉的画外音》或者叫《一个司炉的爱》”;宣捷则说,福根在单位住的铁路公寓,生活环境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福根当时说:“有些人只顾眼前,从长远来看,我不相信我不行”。我们还抱怨他不跑长途,跑短途没劲;福根生气了“跑长途你们方便,我可要受罪了”。
1984年5月2日 星期三
今晚同时开播两部重量级的电视连续剧:山西电视台摄制的《杨家将》;和日本29集剧《血疑》,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
1984年5月3日 星期四
今晚,我在“建一”影院,看了日本故事片《风雪黄昏》,三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二个可爱的人儿,一部动情的戏,我沉湎其中,久久不愿走出来。
1984年5月4日 星期五
我毕业设计的导师程老师告到我们系里,说我常常不在实验室里。晚饭后,我们组在组长郭宝龙的宿舍开会,让这段时间出去玩的同学作自我批评。组长郭宝龙、支书程俊和副组长王玫,三个党员全都出去玩过了,谁说谁呀?张忠义发开了噱:“我至今没意识到我有什么错,要说有错,只有一个错,那就是我不该给系里说我出去玩了。”肖伟也挺贫:“我这次哪也没去,谁去哪玩了,给我介绍下路线,过一阵我也”。末了,征求大家意见时,马恒文故意逗乐“希望多去旅游”。
1984年5月5日 星期六
今天是我22岁的生日。回家,我口袋里只有四角钱了,这还是我早饭没舍得买油条吃省下来的钱,为的是在钟楼给姐姐买包杏干。到家看到,妈妈给我买了一个3元2角钱的生日蛋糕。
晚上,我们全家加上红金一起打麻将。到11点多,我把蛋糕切成六块。我吃二块,他们一人一块。
1984年5月6日 星期日
晚上看电视,南京厂摄制的故事片《小巷深处》。
1984年5月7日 星期一
早饭是馒头夹咸鸡蛋,喝稀饭配油炸花生米。回校路上,我在光明影院看了法国影片《女侦探》。
听说5.5晚上,学校搞了个篝火晚会,我问了几个人都说没什么劲:每班出4男4女跳集体舞,其余人当观众;叫来的音乐学院学生,唱得都是老歌。
昨天的《中国青年报》星期刊,头版报道了男影星迟志强的堕落;我看过他主演的《济南战役》、《彩桥》、《小字辈》、《潜影》、《夕照街》等影片,真难相信,如此英俊可爱的人,会犯流氓罪。
1984年5月8日 星期二
这阵,我和楼志宁在给我们系83班学生批改线性代数作业;别人不愿义务劳动,我从小就对改作业很感兴趣,也就无所谓了。
导师程老师拿来一份“SS-5711型示波器”的英文说明书,让我翻译;今天,我又去图书馆借了二本大的英汉词典。
1984年5月9日 星期三
在《中篇小说选刊》(83.6)上,我看了韦君宜的小说《弱者》和陆天明的小说《傍晚,一群灰鸽从这儿飞过》。
和张骏聊天,我说想在毕业后改行文科,他说我会后悔的。我说:“我学理工科,最多只能算是中游水平;而改学文科,我也许会是出类拔萃的”;他说“你学理工科怎么没那么自信呢?”
1984年5月10日 星期四
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揭晓:最佳影片《乡音》;董有佶因主演《廖仲恺》,杨在葆因主演《血,总是热的》,并列影帝;龚雪因主演《大桥下面》荣获影后桂冠;于是之因参演《秋瑾》,宋晓英因参演《十六号病房》,分别摘取了男女配角奖。
今晚在校看了“八一”厂影片,根据小说《射天狼》改编的《道是无情却有情》,朱时茂主演,
1984年5月11日 星期五
下午,全院在大礼堂听报告,这是教育部和团中央联合组织的“志在四方”演讲团来做的。现在的学生可没那么容易热血沸腾,随便什么人振臂一呼就应者云集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同学们没什么感动,只是边笑边鼓掌。
晚上,在主楼的131大教室,有技术物理讲座,我和张玉洪、李创进去一听,是讲激光应用的,马上又退了出来。
1984年5月12日 星期六
中午回家,午饭不够,又没有面条,只好凑合着吃,妈妈给我煎了两个荷包蛋。
晚上宣捷来了,这次厂里考电大,他考了359分,名列厂里考生的第三。这次电大只有理科,而职大只有文科,听说我的小学同学杨义卿考上了职大。
1984年5月13日 星期日
姐姐今天上早班。中午,我和爸、妈包饺子。姐姐下班回来,给妈说工长让她织毛衣。那么热的天,工长像是工头,太可气了!原来的两位工长,妈妈没少打点;现在妈退休了,姐姐还在他们手里,还得接着打点。姐姐一点也不争气,让父母为她操心。我说“不要给她织”,妈示意姐姐不要多说,怕我搅和;妈说,帮工长做点事,可以给姐姐换个轻松点的工作。
1985年5月14日 星期一
早起,妈给我煎了盘饺子,又给我装了三个豆沙粽子。回校,路过钟楼,我买了《青年一代》和《世界博览》两本杂志,和一本书,《自然界奇趣怪事》。
晚上,我去131教室听讲座,西北大学中文系主任刘建军做得《美学漫谈》。
1984年5月15日 星期二
中午,我和楼志宁在营业灶吃饭:我买了两个猪蹄,6角钱;他买了六两米饭,一份苜蓿肉,5角,和二个肉包子,1两饭票1角钱1个。饭后,我们两人进城转转:从钟楼沿东大街走到解放路、人民广场、人民大厦,再到北大街、莲湖路,乘10路到边家村。在边家村影院看电影,尼泊尔影片《朱砂情》。我买了几份报纸:《午台与银幕》、《珠海》和《西安法制报》;在外文书店,我买了些处理唱片,小的一角钱一张,大的二角钱一张。楼志宁买了二个山楂卷,我买了二个冰淇淋;在边家村路口,他又买了六两千层饼。
海涌日记:我这三十年的日子(165)
comment
1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