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新闻点评——喜忧参半短期止跌


  9月1号出版的今年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重要文章《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略为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处在合理水平,没有超出预期。突出以下重点: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坚定不移地把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落到实处、确保见到实效,毫不放松农业和粮食生产,推进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点评:受到欧洲和亚洲两个区域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同时将中国今年GDP预测从9.3%下调到9%,明年GDP从9%下调到8.3%。2012年中国CPI预测从4%下调到3.5%。业绩恶化的情况会在第三季度出来,警惕高库存的纺织服装和机械制造,家电汽车以及创业板制造业类股。

  宏观经济有序地向下运行已经成为主要预期,微观层面的一些证据似乎暗示八月份以来需求在明显走弱,投资者开始担心一场急剧的经济减速是否迫在眉睫,并合理地认为政府政策在总量层面进一步刺激经济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现在唯一能够存在的一个猜想就是中国在未来可见的时间内,十二五规划吧,会不会有新一轮的设备投资周期?如果没有,那么中国经济唯一的选择就是随行就市,跟着全球经济走向同步调整。现实情况是连续3个季度,在出口减速的情况下,工业经济增长水平维持大体不变。企业的自主设备投资出现了扩大的苗头,这也是为什么本轮调整和前面两次不同之处,不管怎么调,经济增速始终稳定,掉不下来。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俞岚)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令中国发电量屡破纪录。官方今天公布,7月份,全国日发电量六次创下历史新高,电煤消耗激增。煤炭进口在7月份大幅增长。当月,进口煤炭1753万吨,增长36.2%,创单月进口量的历史新高。1-6月,中国累计进口煤炭7049万吨,同比下降11.8%。7月份火力发电、电煤消耗屡创新高与中国部分地区工业用电需求增长过快、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等因素有关。

  点评:发电量不仅仅和自然灾害高温天气有关,同时也与工业活动密切相关。说明国内

  工业活动始终保持活力,经济减速和衰退并没有想象的来的那么快。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电力企业发电越多亏损越大的事实。A股市场最败家的10家公司,发电企业就占了4家,一个是排名第四的华银电力亏3.56亿元继一季度巨亏后,公司二季度再度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3.56亿元,同比增亏0.1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燃料价格持续飙升,公司的电力销售成本达19.63亿元,同比增长2.85亿元,公司预计今年前三季度依然亏损。排名第五的长源电力上半年亏损3.30亿元,也是同样的煤炭涨价因素导致亏损,排名第六华电能源中报同样亏损3.21亿元,排名第八的漳泽电力,中报净亏3.15亿元.

  据《财经》报道分析:对电厂领导而言,因为缺煤不能正常发电带来的政治责任要比因为亏损增加带来的经济责任大得多。因此多数时候,电厂领导最怕的是缺煤停电,并不害怕煤价走高。而这正是平台公司能挣到钱的基础,也是煤价畸形走高的原因之一。由于煤电价格倒挂,电厂持续亏损,多数电厂都无力及时支付数额巨大的购煤款,一些资金实力雄厚,有能力为电厂垫付煤款的民间倒煤公司便应运而生,它们在业内被称为“平台公司”。电厂领导都参与平台公司的赢利分成,而平台公司也乐意实现这样的利益捆绑。结果电厂是亏的,上市公司是亏的,要求补贴的声音是高的,老百姓必须承受高电价是无奈的。 

  经济数据面,美国薪资服务提供商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宣布,8月的ADP私营领域就业环比增长9.1万。据彭博社的调查,经济学家对此的平均预期为环比增11万。7月的ADP就业环比增11.4万。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芝加哥分会宣布,8月的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6.5点。据彭博社的调查,经济学家对此的平均预期为54.0点。7月芝加哥PMI为58.8点。

  点评:外围市场继续延续反弹走势稳步走高,就业数据是他们对经济未来走向的一个关键,我们也看到美国国债长期收益率和短期收益率的利差在扩大,一般来说这也是未来相对看好美国经济会走好的一个前瞻性信号。至少在短期内欧美债务问题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区间,但走出衰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当某一经济体的债务水平(无论是政府债务还是公司债务)接近其年度经济总产值时,经济增长就会受阻,而目前全球几乎所有主要发达经济体都陷入了这样的困境。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公司债务占GDP的比例也为全球最高水平,2010年这一比例为161%。日本过去10年疲软的经济走势令研究结果更具可信性。美国公司债务占GDP之比为76%,是七大工业国中最低的。所以率先走出衰退的还看美国。真是应验了一句话:出来混的,早晚都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