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李兆麟将军那样做一个品质高尚的人


像李兆麟将军那样做一个品质高尚的人

  

  李兆麟,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将领,抗战结束后,在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张,揭穿蒋介石反动派搞假和平真内战、假民主真独裁的反革命面目,号召各界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独立、民主、自由、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的工作中,成为了反动派打击的目标。特务头子张渤生被苏军逮捕后,国民党反动派认为是兆鳞将军所为,更加怀恨在心,并处心积虑地加以迫害,在与敌人的周旋中,李兆麟将军以及后来人表现出了睿智勇敢和顽强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品质。

  心态决定状态,品质决定性质。李兆麟将军之所以会成为国民党特务暗杀的目标、刺杀的对象,是因为他坚持真理、捍卫真理,而成为了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也正因为李兆麟将军信党、爱党,具有了为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舍生忘死的意志品质,才使得其能够与敌人势不两立。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兆麟以中共代表身份任滨江省副省长,兼任哈尔滨市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等职,同国民党“接收”大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直到1946年3月9日在哈尔滨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而无论是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总有那么一些党员干部,心态不好,品质不高,朝三暮四,醉生梦死,见到矛盾就逃避,碰到危险就求饶,遇到诱惑就变节。这样的党员干部,其实不要也罢。

  危险和安全并存,挫折与胜利同行。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共产党人,在革命道路和建设事业中,遇到挫折和危险不可怕,可怕的是乱了针脚、没了立场。在同国民党“接收”大员进行针锋相对斗争过程中,可以说是危机四伏、危险重重。但,越是危险的地方,往往也越安全;越有挫折,越能磨炼人的意志品德。关键取决于当事人当时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具备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如果见到危险就怕,遇到挫折就软,也就不可能有安全和胜利可言。因此,防患胜于防火,强心胜于强身。培养和锻造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于党员干部团结带领群众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核心所在。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人总有一死,为党和人民的解放而牺牲,死得其所,死得伟大,死得光荣。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滨江省副省长、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等职,曾积极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阴谋。面对当时东北复杂险恶的形势,他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坚定地说:“如果我的血能擦亮人民的眼睛,唤起人民的觉悟,我的死也是值得的。”李兆麟将军不朽的英雄业绩,将永远激励炎黄子孙,为振兴中华、捍卫祖国疆土而战斗。李兆麟被特务暗杀了,但他不屈的精神还在,还在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共产党人,同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并最终战胜了敌人,夺取了战争的胜利。这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的力量、品质的光辉,是矗立在人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风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这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李兆麟写的《露营之歌》,这支歌成为鼓舞东北抗联将士浴血奋战、艰苦斗争的有力武器。也成了李兆麟将军崇高品质的一个缩写,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前赴后继、务实创新、开拓进取、奋斗终身,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倪洋军)

相关新闻:

  李兆麟将军被害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