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会计体系 库存控制
为了满足市场和生产的弹性,企业要备一部分物料库存。物料库存一直是企业的心病,蚕食着企业菲薄的利润。某制造企业,一个月销售1个亿,但库存就有1.3个亿,其中呆滞过期物料一大堆,但车间还在叫唤缺料,形成鲜明的对比。
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是采用库龄分析法,分成0~7天、7~30天、30~90天、90~150天、150天以上等时段,在切分时段时,也会考虑企业的经营特点。比如说,某企业对供应商送过来的物料有一个7天的异义期,异义期之内可以完全退货,7天之后则完全接收。所以其会设置一个0~7天的时段。由于某企业是电子制造企业,电子元器件贬值速度快,所以超过150天的基本上是废物了。
这种库龄分析法是从库存的流动性的时间纬度来考虑,是最重要的一种库存控制的方法,但这种方法是单纯从物料来看,没有从产品的整体来看,因此,这种传统的方法只是揭示了库存管理的严重程度,但并没有显示出可行的解决方向。
所以需要从产品的纬度出发,来考虑物料库存的管控。
比如说某企业是以采购件为主要装配型制造企业,物料的齐套性是影响库存的最重要的因素。一个产品由上百个部件构成,往往一个很小的零件未到,其他99个物料就得呆在仓库等着。对于历史的库存,如果能从产品的角度出发,把现有库存按产品的BOM进行解析,就可以得出:目前库存中,齐套的有多少?不齐套的有多少?基本齐套的还差什么料?完全专用的有多少?这样的话,企业就可以主动性的去消化库存,有针对性的补料,同时也可推动业务前端去消化上述产品。而不是仅仅站在时间的角度,只是重点关注库存时间比较长的物料。
这种思路其实也是“客户意识”的体现,客户需要的是一个完整实用的产品,而不是仓库里一堆的物料,这就需要我们时刻想着仓库里的东东如何才能变成客户手里的产品,告诉客户“我们能做什么”,而不是纯粹的等客户说他要什么。这就是物料库存管控的产品意识。
【邓国清 MSN:[email protected]】
【更多信息参见: http://www.co-insight.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