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保荐人年龄遮住眼


            
    近日,证监会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具体情况。其中越来越年轻的保荐代表人的年龄问题受到舆论方面的关注。在公布的保荐人资料中,保荐代表人以“70后”、“80后”居多,年龄最小的仅27岁。为此,不少投资者提出质疑:他们保荐上市的股票靠谱么?

    投资者提出这样的质疑不能说没有道理。通常说来,年龄长一些的保荐代表人,他们要见多识广一些,保荐经验也丰富一些。但一个20几岁的保荐代表人,从校园走向社会还没有几年时间,工作经验欠缺是明摆的。让他们作为保荐代表人,投资者的不信任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时下上市新股频频破发,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或基本面变脸的事情屡屡发生。因此,人们很容易把这笔帐记到年轻的保荐代表人身上,27岁的保荐人更容易成为“替罪羊”。

    但如此看待年轻的保荐人显然有失公允。是的,作为年轻的保荐人,他们的经验不足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20几岁的保荐人也有他们的优势。他们办事认真,他们会认真地对待保荐工作,并把这份工作当成事业来做。而且正因为他们年轻,所以他们还没有学会世故,还没有沾染上一些“老保荐”的恶习,比如,只做签字保荐代表人。同时,也正因为他们年轻,至少他们还没学会弄虚作假,还不会充当发行人弄虚作假的“高参”。也正因如此,由年轻的保荐代表人保荐上市的公司,问题未必就多过“老保荐”们所保荐的公司。甚至不排除“老保荐”们保荐的上市公司所存在的问题还要更多一些。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保荐人年轻一些,其保荐公司的质量就会差一些,问题就会多一些,这二者之间并不构成必然的联系。如果看不到这一点,那就明显是被保荐人的年龄遮住了眼睛。

    而更加重要的是,保荐人年龄问题并不是妨碍保荐项目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影响保荐人保荐质量高低的是保荐制度的优劣。有道是,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变成好人,坏的制度可以让好人变成坏人。把这句话套用到保荐制度中来,好的保荐制度可以让年轻人也能保荐出高质量的保荐项目;不好的保荐制度也能让“老保荐”保荐出质量低劣的问题公司。而相对于目前的中国股市来说,我们的保荐制度显然不是一个好的保荐制度,而是一个问题不断的低劣的保荐制度。在这种低劣的保荐制度下,不论是“老保荐”还是年轻的保荐人,他们保荐的项目出现问题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目前的保荐制度问题是非常明显的。一是保荐人的利益与发行人的利益一致,保荐人甚至还可以是发行人的股东,如此一来,保荐人首先就投到了发行人的怀抱,保荐人已无公正性可言。二是保荐人承担的责任很轻,尤其是创业板保荐人甚至不必对上市公司业绩变脸负现,这实际上是放任保荐人来帮助发行人弄虚作假。三,即便追究责任,无非就是约谈、喝茶、批评之类,最多也就是暂停受理保荐项目而已。特别是作为保荐机构来说,更是很少有被追究责任的,甚至至今没有保荐机构被暂停受理保荐项目,更没有保荐机构被吊销保荐资格。正是基于这种保荐人只有利益而缺少责任的保荐制度,又如何能够保证保荐项目的质量呢?而既然保荐制度如此,那么,保荐代表人的年龄问题也就更加不重要了。别说保荐代表人的年龄是27岁,就是17岁又有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