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奴隶(一)


  伟大的奴隶(一)

  ——伟大的奴隶:重访“一人桥”有感(之四)

  (王在安2011-06-06)

  

  4.伟大的奴隶。

  什么是伟大的奴隶呢?伟大的奴隶也有两种。

  第一种,就是虽然自己生活在随时有可能因为“因为思想而获罪,因为言论而获刑”恐怖之中,虽然自己曾经或已经“因为思想而获罪,因为言论而获刑”了,但是却仍然不改初衷,坚持一个公民独立思想的宪法权利,坚持一个公民言论自由的宪法权利,并且以不惧怕任何迫害和加害,为中国人民摆脱现代奴隶地位,获得体现普世价值的公民自由权利而呐喊的人!

  这种伟大的奴隶的优秀代表,就工人遇罗克烈士,就是共产党员张志新烈士,就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刘博士,就是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茅于轼老先生!

  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骨!他们是真正的人民英雄!他们是中国的希望!他们是在黑暗中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永不熄灭的火炬!

  历史将永远铭记着他们的功勋!

  第二种,就是虽然自己生活在随时有可能因为“因为思想而获罪,因为言论而获刑”恐怖之中,虽然自己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遭受过不公正的对待和迫害,但是却一心想着老百姓,始终全心全意地为老百姓脱贫致富而忘我工作,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

  原辉县县委书记郑永和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对于中国的大多数官员来说,文革的迫害和冲击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就告结束了。但是自文革以来,对郑永和的迫害、冲击和不公正处理一直持续2007年郑永和去世。

  郑永和曾任国家水电部副部长、河南省委副书记。但80年代受到不公正对待,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按省农委副主任强制离休,而著名腐败分子程维高是按副省级领导干部退休的。

  最终郑永和没有被彻底整下去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在辉县以及全省老百姓中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众怒难犯啊!

  文革十年,辉县以“全国大乱,辉县大干”而闻名全中国。辉县大干的领头人就是郑永和!在全国大乱的十年文革中,为了解决太行山区老百姓的喝水、吃饭等基本生存问题,郑永和带领辉县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完全依靠自力更生,修建中小型水库9座,水电站63座,容水量达3亿立方米;修建灌溉干支渠5122条,总长3262千米,新打机井7000余眼;新修蓄水池900多个;水保造林63万多亩,封山育林近19万亩,修水平梯田29万亩,新造土地4万多亩;架高低压电线3260千米,新开隧道34个,长12425米,新修公路556千米。全县各项工程动用土石方为3亿立方米。如果垒成1米高、1米宽的墙,可绕地球7圈半。

  这些伟大“救民工程”,使得在辉县太行山深山区,绝大多数村庄实现了村村通路、通电、通水,使得原本不适合人类生存居住的太行山区得以旱涝保收,解决了老百姓的基本温饱问题。

  在文革十年动乱中,为了保障这些“救民工程”的建设,郑永和带领辉县人民自力更建设起了发电厂、煤矿、机械厂、化工厂、水泥厂等一大批现代工业企业,不仅保障了“救民工程”建设的需要,而且财政收入增长43倍!

  所有这些成就,都是在郑永和本人不断地遭受种种冲击、迫害、批判和不公正对待的过程中实现的,都是在没有外资、内资、银行贷款,没有国家计划支持,没有国家资金支持的完全封闭的极为恶劣的环境和条件下,完全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勇气,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实现的!

  这实在是世界级的人间奇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