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抽芙蓉王,只抽软中华”?乡干部何以如此傲慢?


“芙蓉王?我抽的是软中华。”——为领到每人3000元的生态补偿款,重庆三峡库区巫山县曲池乡村民设宴招待原乡干部邓川,并奉上香烟“芙蓉王”,不料遭遇冷脸。其实,政府补偿标准应是每人5000元,邓川还截留了2000元。据重庆市检察院第二分院介绍,近3年间,重庆检察机关查办了1977名贪官污吏,涉及惠农资金、社会保障多个领域,涉案金额11.8亿元,许多受害者是低收入群体。(人民网20110408日)

 好一句“芙蓉王?我抽的是软中华。”它不仅将这个所谓乡干部傲慢、卑劣的嘴脸暴露无遗,同时也折射出了权力力荫庇者的有恃无恐、猖狂放肆!——按道理说,乡干部从政府给农民每人5000元补偿金中截留2000元,原本就已经是违反法规、涉嫌犯罪的事情了,但他们不仅不以为恐,反而如此狂妄,实在是民众之不幸、法制之耻辱,社会之悲哀!

 这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的问题高度重视,许多地方针对低收入人群的补助达几十种,已成为困难群众重要的生活依靠和心理依托。但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一些基层干部却变身“抽水机”,他们在兑现惠农资金时,往往要设关步哨、雁过拔毛,不仅要农民请吃请喝,还要曾机大捞一笔。近3年间,重庆检察机关查办了1977名贪官污吏,涉及惠农资金、社会保障多个领域,涉案金额11.8亿元,许多受害者是低收入群体。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能不发问:那些小小的乡镇干部为何胆敢屡屡“打折”补偿标准?权柄把持者却又为何胆敢如此堂而皇之地罔顾民意、一意孤行?

固然,权力膨胀和傲慢是有其一定的天然属性的,但建设性地思考问题就必须看到产生这一积弊恶习的客观成因:一是乡干部当“山大王”久了,就养成了愿怎么做就怎么做的陋习,特别是升迁无望时,便滋生了“捞上一把”的情绪;二是一些惠民款补助面广人多,尤其在申报、审核、监督等环节弹性大、漏洞多,在信息不畅政务不公开与监督太薄弱的诸多尴尬中,就为权力寻租提供了良好的时机;三是近年来,虽然基层一些腐败分子大多都受到了惩罚,但总的看来,对他们处罚的较轻:一般只要退赔了,只给个处分就了事;稍微重一点的也只是判个缓刑什么的。于是,松软的温床、阴郁的气候以及腐质的土壤就共同催生培植了权力傲慢的茁壮成长。

因此,要根治基层权力的傲慢与放肆,要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治权力傲慢已经刻不容缓。

一是要严把乡镇干部的入口关。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乡镇干部处在最基层最前沿,是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每个乡镇干部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特有的政治本色和素质,尤其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淡薄名利,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二是建立民考官的审查制度。要根治权力的傲慢、避免权力的异化、驯服权力的狂野、摆脱与虎谋皮的民主尴尬,就必须夯实权力制衡监督的制度基石,铲除污染土壤,掀翻孵化温床。实践证明,公民权利才是切实有效监督、约束公权力,破除公权迷信的基本途径。因此,必须革新当前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机制,增加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民意的权重,真正做到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考核的根本指标。如此,乡干部才会常省己身,克己奉公,目空一切之权力顽症也才可治。

三是加大问责和惩处的力度。因为乡镇干部处在最基层,上级一般在查处案件时都比较同情这些人,所以要把问责的范围、路径向公民权扩展,而非仅仅限于执政党内部、组织部门或上级政府。同时还要加大对乡镇干部违法乱纪的处理力度,让其在杀一儆百的震慑当中而不敢伸手,从而真正实现将这头苛政猛虎关进牢笼的千年夙愿,还民众一个公平、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根治权力的放肆和傲慢已是迫在眉睫。只有把公权这只猛虎关进牢笼,才能减少它伤及无辜、涂炭百姓的可能和机会;只有为权柄掌控者头上悬起达摩克利斯之剑,才能使他们真正的战战兢兢、克己奉公!

(李吉明2011410 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