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就像流星雨 早春2月要防寒


     

长假期间,周边形势原本算是相当光明,美国股市由于宏观经济数据超预期的好,1月份失业率下降到09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消费信贷连续上升,再加上企业良好的年报业绩推动,道琼斯指数是日日红阳新高叠创,从我们放假前2月1日的12040点升到了12230点以上。

 

不过港股走势却已经泄漏利空气氛,2月2日还跟随美股大幅上涨,前天昨天却是连续大跌,抛压甚重。到了昨晚5点多,消息来了,原来是央行决定,自2011年2月9日也就是今天开始,分别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这一招和2010年除夕前一天最后一个交易日结束后央行忽然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几乎是如出一辙,都是让人干着急没辙。

 

受到政策加息和技术半年线的双重压力,多方在勉强支撑了大半天后终于寡不敌众,被打压到30日线的位置。兔年第一天,大盘给了个下马威。

 

或许有听众朋友会觉得奇怪,25个基点的加息,为什么会看到有恐慌盘冒出呢,25个基点有这么严重吗?

 

讨论25个基点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要讨论2点:1、当前利率水平处于什么位置。2、市场的预期中,到底是靴子落地还是靴子还会像流星雨一样接踵而来。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当前利率水平处于什么位置。有一点是明确的,这次加息是2010年4季度以来央行的第三次加息,因此我们可以非常确定的说,利率早已不在底部位置了。如果算上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因素,那么10年4季度以来央行已经连续6次高密度地在收缩货币了,再算上对部分银行的定向上调存准率,对流动性的收缩力度和强度就更大了。这样的高频紧缩政策是在2010年上半年先后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基础上的,对市场资金供求的影响无疑是明显的。我们一直在提示大家要注意的是货币政策的累加效应,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压倒骆驼肯定不是最后那根稻草,填饱肚子的也不是最后那个包子。

 

再看第二个问题,是否还存在继续紧缩的预期。这一点越来越多的机构也已经达成了共识,答案是肯定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货币政策正在和物价指数、和负利率抗争。2月1日温总理在新春团拜会上表示,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要坚决防止物价过快上涨,通过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加强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2月2日,温家宝在山东考察时,再次谈到:“今年我们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是稳定物价。”稳定物价在新年经济工作中的地位可见一斑。问题是,稳定物价这一目标短期内不容易实现,一方面异常气候导致全球粮食减产,食品价格不断攀升。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发表的报告指出,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已经连续7个月上涨,今年1月创下历史新高。进入2月份仍不乐观,境外有澳大利亚洪水飓风侵袭、俄罗斯干旱不止、美国大平原和中西部地区经历严寒天气考验,境内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八省自去年10月份以来的百日干旱至今未能缓解,注意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这些都是我国的粮食大省,恶劣天气带来的农作物供应问题最终会反映到CPI里。另一方面,还是我们的货币发行体制的问题。在我们现在的体制下,外汇进来越多,我们就必须有越多的人民币结汇出去。目前国际上还在给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推进外汇市场稳步发展,将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推动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外管局此番表述将加大市场对人民币2011年升值的预期,可能吸引更多热钱流入,使得物资价格继续上扬,给央行增加调控流动性的压力。

 

下周二2月15日就要公布1月份CPI数据了,市场普遍预计会超过5%:中金公司预计1月份CPI在5.2%-5.5%之间,申万预计会在5.4%,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会达到5.1%-5.5%。

 

正因为市场对后续货币政策的预期是绑定在CPI上的,而CPI被食品价格被难以控制的热钱绑架了,因此尽管央行已经连续出台了一连串的调控措施,市场依然判断后续还有一连串更多的调控在虎视眈眈。

 

而进一步分析这次的加息,我们很容易发现实际上存款各期限利率上调幅度都是大于等于25个基点,且活期存款利率这次也有所上调;而贷款各期限利率上调幅度则都是小于等于25 个基点;非对称加息措施挤压了银行的利差空间,贷款利率的总体上扬对房地产行业造成打击。这两个行业自身就是权重行业,对指数冲击较大;房地产行业又是产业链特别长的,我们之前说过他会影响到7成的上市公司。

 

总体来说,市场的最终空间和方向取决于人民币升值吸引到资金、从房地产行业挤出的投机投资资金和货币政策吸收掉的流动性之间的博弈结果,取决于物价指数的拐点什么时候出现。目前在操作策略上还是要注意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