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入”再成公众关注热点预示啥?


“个人收入”再成公众关注热点预示啥?

  

  2011年全国两会3月初将在京召开,公众最关心哪些问题?日前,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和人民网就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联合推出大型网络调查。本次调查涉及18个关键词,包括社会保障、司法公正、个人收入、反腐倡廉、医疗改革、房价调控、物价调控、食品安全、环境污染、教育改革、就业问题、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拆迁、个税改革、户籍改革、交通治理、国际地位、网络诚信等。截至2月14日8时,在2011年你最关注的十大问题调查中,“个人收入”以 9476票暂居第三。“社会保障”和“司法公正”分别位居第一、二位。(2011年2月17日人民网)

  每年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各大网站或媒体都会就老百姓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网络调查。并且每次调查中,涉及民生类的问题,一直是民众关注的热点。在物价疯涨的今天,“个人收入”位列排行榜第三,具有强烈的信号意义。

  民生永远为大。民生问题,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有关,同时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两会”,作为全国人民共商国事、共议民生的重要会议,自然会有更多的人关心关注民生问题,并希望民生问题的提案议案建议意见能够搭乘网络直通车,进中南海,上人民大会堂,引起代表委员的关注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包括“个人收入”在内的民生问题近年来,一直高居排行榜前列,充分说明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换句话说,民生领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去解决和落实。我们必须牢记:民生永远为大,百姓永远是天。

  呼唤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本质特征。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行业的差别、区域的不同等因素的制约,很难真正做到严格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尤其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还不能完全做到一视同仁,总会有差距。就拿“收入分配”或“个人收入”来说,同工很难做到同酬,临时工与正式工待遇差别过大是收入分配中矛盾最为尖锐的。事业单位搞改革,编制内外待遇差距过大。此外,行业之间收入差别太大,严重的不合理。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容易挫伤一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和民族认同感,呼唤公平正义,消除贫富差距、增加工资收入,也便成了全社会的共同心声。

  分好财富蛋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和思想。而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首先要在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分好财富蛋糕,让人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其中最最重要的就是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公平合理。去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2011年工作安排中提出,“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且将此放在“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的总领下,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分好财富蛋糕的信心和决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英明决策下,一定能够实现“国强”向“民富”的华丽转身。

  深化工资改革。“十二五”期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全面可持续发展。而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逐步扩大,是“十二五”时期避不开、绕不过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我们欣喜地看到,从2006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开始,中国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在争议中走走停停。各地也在陆续“试水”最低工资上调、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等项改革,较好的缓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据悉,全国总工会将在3年内在各类已建工会的企业中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将从法律上对拒不接受工资集体协商的行为进行惩处。此外,一些地方积极推行政府雇员制、公务员聘任制等等打破编制框框的改革,也极大地激活了人力资源市场。2010年我国还贯彻落实了2009年颁布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第六次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的待遇……收入分配改革将成为“十二五”期间的核心和重点。按劳取酬,同工同酬,有望在今年能得到贯彻和不打折扣的执行。

  当然,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民生保障,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倪洋军)

相关新闻:

  两会调查:过半网友认为编制内外收入差距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