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先生似乎是喝了某些人端来的孟婆汤,一饮而尽后,啥也忘光了,一门子念叨十八亿亩红线,天天唠叨不停。
唠叨啥呢?他唠叨房价高是因为政府为了保护土地划定的红线,导致土地供应不足造成的。这个说法看似有理,其实很肤浅。作为一名研究经济的学者来说,如此分析问题很不严肃。
首先,造成房价高的原因不在于土地的供应多少,而在于城乡一体化的错误战略和教育。现在的农村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大批量的升学还转户口,进入城市需求住房,但是农村里父母给盖好的新房子却被闲置浪费,这相当于一家人分成两批、三批,对住房的需求量翻倍增长。
二是国家的招商引资策略,导致全世界的企业都来华投资建厂,大量耕地和村庄被消灭以满足外资企业的用地需求,虽然农民做出了史无前例的牺牲,仍旧不能满足国家的征地计划。在外资和内资企业扩建双重用地的挤压下,地产开发用地量自然被压缩,导致土地供应不足的假象。
综合以上两个耗地因素,可以看出要解决中国的土地供应和住房需求,必须就地安置人们的就业,没必要一窝蜂的涌向城市,否则就会造成,一方面农村的房子无人住,另一方面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的水火两重天。
发展小城镇,企业落户农村,人们上学也无需转户口,住自家房,自然降低了城市的负荷;限制外资和内地企业的盲目扩张,减少征地需求,改变GDP指标考核,严控高尔夫球场,实现经济增长与土地相匹配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