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规律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规律对我国的启示

一、 国际贸易秩序演变规律

国际贸易秩序是一个时代的特征, 而国际贸易秩序的变迁总是在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新的国际贸易秩序的产生是各种力量相互较量相互制约的结果。从历史上来看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有很明显的规律性硬实力在整个国际贸易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1世纪以前,国际贸易秩序主要是由世界大国和强国的硬实力所主导,然而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随着发达国家的相对衰落趋势凸显,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的逐渐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这时,隐藏在国家硬实力背后的软实力作用逐渐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凸显出来,形成硬实力与软实力共同主导21世纪的国际贸易秩序。

二、 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规律对我国的启示

根据国际贸易秩序的演变规律,在21世纪,大国和强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来共同主导国际贸易秩序,而且,国家软实力的作用将日益突出。为此,为了我国对外贸易乃至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发展经济,提高我国硬实力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我国软实力的发展。参照约瑟夫·奈所提出的政治价值、外交政策和文化的软实力理论,中国的软实力建设同时需要融入本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战略,特别要注意文化力、素质力、制度力、传媒力四大方面同步发展。

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核心。文化不仅展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智慧,更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但是文化价值的挖掘和利用尚在起步阶段。党的十七大鲜明地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论断,强调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素质力是最能从细节体现国家形象的要素之一,它既包含了一个国家国民的受教育程度,也包含了国民的公民意识和道德素养。从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到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中国的整体国民素质随着知识结构的提升得到了飞速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热情的志愿者和今年世博会上秩序井然的观看队伍,都给世界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社会结构的复杂性,由于经济发展不同步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仍然层出不穷,国民素质力的提高仍需长期不懈的努力。 

制度力是一个国家执政理念、执政力度的体现,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规范有效是国家发展和国家稳定的重中之重。我们能够感受到制度力的提升对于整个国家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发展意义的重大,北京、上海、深圳等诸多一线城市作为先例,通过高效率的管理和规范的法制营造出有序的市场秩序和竞争环境,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传媒力的发展通过社会新闻监督的提升促进了国家的有序发展和政策的高效执行,同时,拥有国际公信力的媒体能更好地帮助世界客观地了解中国,塑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积极形象。至2009年底,中国80%以上的县级政府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站,外交部设立了全新的公共外交办公室,报刊杂志加快了转企改制的步伐等措施,都体现了国家对于传媒力量的重新认识。中国的发展也将随着传媒力的发展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建构中国软实力,已经成为了被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而作为其核心要素的中国发展模式六十年来虽然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依旧处于一种待生成、待发展的探索阶段。立足本国国情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自觉协调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民族要求与全人类文明之间的复杂关系,参与全球化、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展现中国发展模式的快速发展中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

在最初的几十年,中国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也在积极发展与他国的关系,加强软实力。改革开放后,中国领导人开始推行市场机制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避免插手外国事务,以免影响国内发展。2007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公开宣布建设软实力对中国的重要性。在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崛起之际,建设软实力实属明智之举。中国在硬实力增加的同时一直努力保持友善姿态,以防止邻国的担忧。由此可见,巧实力是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取得成功的重要战略,它对一国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