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企业内控管理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天元鸿鼎咨询集团曹雪
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招棋错,满盘皆输”。内部控制最早起源于美国,开始是作为根除会计信息的虚假性而采取的相应措施之一。内部控制是遵循投资者和监管者的要求,规范管理行为和管理程序,确保经营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维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避免和降低各种风险,保证财务会计报告和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促进经营管理的效率与效果,实现经营及战略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及方法体系。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早在2004年就制定了内控制度并在2005年运行,集团公司的内控制度是从2006年9月份开始试运行的,通过两年来内控制度的运行实践证明,内控制度在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质量、保护财产安全、防范经营风险、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原中国企业500强三鹿集团是集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大型企业。曾开创了“奶牛+农户”饲养管理模式,为三鹿确立了为同行所效仿的奶源优势。2007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0.16亿元,同比增长15.3%。但是这种高增长背后隐藏的内部控制及生产环境等问题却被严重忽视。从2008年3月份起,三鹿就陆续接到一些患泌尿系统结石病儿童家长的投诉,但是三鹿并未就此引起足够重视,未采取任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导致事态日益恶化。后来高达近十亿的巨额医疗费及赔款造成三鹿集团严重资不抵债。2008年底,一个曾经作为奶业龙头的企业宣告破产,一夜之间消失。究其原因,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佳是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变得越来越激烈,如何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摆在企业面前一个艰巨的任务。
内部控制一般包括:内控管理制度,内控业务流程和工作程序,内控管理权责,内控评价与考核等。
一是营造良好控制环境。
通过培训等活动,在在公司营造一种注重风险防范、强化责任意识、崇尚诚实守信的内控文化。
二是全面梳理公司控制流程。
立足于公司现行制度及实务体系,对公司内部控制流程进行全面梳理,确保公司的内控体系满足外部监管要求,并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及时修订制度,只要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都应当及时地向管理层报告,并使其得到果断处理。将有关监管要求转化为公司具体的内控标准。
三是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体系。
制定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办法,作为公司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度,明确公司各级人员、单位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责任与分工,以及内控管理的主要工作要求和明确的职责划分。
四是开展全面内控。
企业进一步推进内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公司管理层、各职能部门各岗位、内控测试人员、外部审计人员提供一个科学高效的内控评估活动信息整合及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的建立提升公司内控管理工作水平,提升全系统内控意识,以保障全面内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是内控评价与考核。
内控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只有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做到一视同仁,奖惩明确,考核到位,善始善终,才能使内控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内控制度本身又是一种监督制度,不但要对企业经营进行监督控制,还需对内控部门本身实施再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使内控真正发挥作用。
内控管理不是一蹴而就和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循序渐进和逐步完善,总体目标就是规范管理行为,进一步优化内控流程,强化内控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