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失败 看上去很美?


                                                                          2011-01-31《京华时报》 

        上周五挂牌的4只新股,又有2只开盘直接破发。至此,在元月份上市的31只新股中,破发的达24只,上市首日即破发的亦多达16只,而首日破发幅度超过10%的并不在少数。

        新股破发无疑是今年元月份市场最凄惨的风景。破发潮的出现,使“新股不败”变成了“新股必败”,其神话亦变成了笑话。面对破发潮,有人认为破发将倒逼新股发行市盈率的下降;也有人认为,应该通过控制发行节奏的方式防止新股大面积破发的产生。甚至还有人认为,随着新股破发的愈演愈烈,新股发行失败的情形可能会产生。

        元月份新股破发潮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有货币政策转向给市场形成的压力,有行情低迷的原因,有投资者在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纷纷追捧新股的因素,更与新股普遍的“三高”发行有关。事实上,相对而言,在众多导致新股频频破发的因素中,“三高”发行才是破发的罪魁祸首。市场上有人认为新股发行或存在失败的可能,其背后的“黑手”其实也是因为新股“三高”发行。

        在笔者的印象中,还没有见过新股发行失败的例子。即使像农行这样的巨无霸在去年行情不好的7月份上市,仍然是“圈”得盆满钵满,不仅A股H股双箭齐发,甚至还潇洒地穿上了“绿鞋”。巨无霸尚且如此,一些总股本不大的企业发行新股,真的会沦落到失败的地步吗?笔者以为可能性微乎其微。

        从最新公布的一批公司网下配售结果来看,某家创业板公司参加报价的询价对象仅有32家,而有些公司的有效报价数量已不足15家,这些显然都为新股发行敲响了警钟。而根据去年10月修改后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规定,提供有效报价的询价对象数量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不得确定发行价格,并应当中止发行。

        但中止发行并不意味着发行失败。由于新股“中止发行后,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内,经向中国证监会备案,可重新启动发行”。这表明,新股此前的中止发行仅仅只是临时性的中止。在重新启动发行后,无论行情如何,发行人其实只要将发行市盈率降下来(如20倍甚至更低),还愁没有询价机构前来捧场?还愁新股发不出去吗?关键在于,只要发行人不抱着高价发行多圈钱的心态。

        另一方面,对于新股发行失败,显然也是监管部门所不愿看到的。近几年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在多种场合屡屡被提及,如2011年证券期货监管重点工作的第一项即为扩大直接融资,新股发行失败,扩大直接融资必然会受到影响,这也不符合监管部门对于股市的期望。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1-01/31/content_628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