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的小疏漏
贺宏亮
陈丹青近年的文章很喜欢谈论大先生。他的议论,没有一般学院派的迂腐,如谈论大先生“长得很好看”,等等,给我很深印象。今早,又读到昨天出刊的《南方周末》上,登载有陈先生的大作《鲁迅与艺术》(1月27日E23整版)。写得很好,所选配的几件黑白木刻也精彩。真是如他说的,“鲁迅培植的左翼木刻,不但依旧生猛、强烈、好看、耐看,而且毫不过时。”
唯有陈丹青在论说左翼木刻“小青年”时,略有疏漏。他说:“鲁迅独具只眼,他所属意的小青年,如陶元庆、司徒乔、罗清帧、李雾城、陈烟桥等等……日后都被证明是民国年间无可替代的杰出者,不逊于当时的名家。”
其实,李雾城就是陈烟桥的笔名,而非别有一人。而“罗清帧”应为“罗清桢”。
在《且介亭杂文》中有“《木刻纪程》小引”一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2005年版的《鲁迅全集》第六卷页50有该文的注释,正好同时提到了陈烟桥、罗清桢二人:
本篇最初印入《木刻纪程》一书中。《木刻纪程》,鲁迅编辑,以铁木艺术社名义印行,计收木刻二十四幅,作者为何白涛、李雾城(陈烟桥)、陈铁耕、一工(黄新波)、陈普之、张致平(张望)、刘岘、罗清桢等人,初版印一二○本。(封面上有一九三四年六月字样,但据鲁迅日记,系同年八月十四日编讫付印。)
贺宏亮
陈丹青近年的文章很喜欢谈论大先生。他的议论,没有一般学院派的迂腐,如谈论大先生“长得很好看”,等等,给我很深印象。今早,又读到昨天出刊的《南方周末》上,登载有陈先生的大作《鲁迅与艺术》(1月27日E23整版)。写得很好,所选配的几件黑白木刻也精彩。真是如他说的,“鲁迅培植的左翼木刻,不但依旧生猛、强烈、好看、耐看,而且毫不过时。”
唯有陈丹青在论说左翼木刻“小青年”时,略有疏漏。他说:“鲁迅独具只眼,他所属意的小青年,如陶元庆、司徒乔、罗清帧、李雾城、陈烟桥等等……日后都被证明是民国年间无可替代的杰出者,不逊于当时的名家。”
其实,李雾城就是陈烟桥的笔名,而非别有一人。而“罗清帧”应为“罗清桢”。
在《且介亭杂文》中有“《木刻纪程》小引”一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2005年版的《鲁迅全集》第六卷页50有该文的注释,正好同时提到了陈烟桥、罗清桢二人:
本篇最初印入《木刻纪程》一书中。《木刻纪程》,鲁迅编辑,以铁木艺术社名义印行,计收木刻二十四幅,作者为何白涛、李雾城(陈烟桥)、陈铁耕、一工(黄新波)、陈普之、张致平(张望)、刘岘、罗清桢等人,初版印一二○本。(封面上有一九三四年六月字样,但据鲁迅日记,系同年八月十四日编讫付印。)